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創新政務服務“形式”應對疫情防控“形勢”
2020-04-01 17:31:4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部分企業民眾急需辦事的需求,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創新服務措施,通過網上辦、預約辦、代理辦、遠程辦等多種幫辦代辦形式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一站式”政務服務,堅持做到疫情期間政務服務“不斷檔”,幫辦代辦“不打烊”,受到了辦事民眾和企業的一致好評。

 審批事項“一網辦”

  為切實減少人員聚集,做到防疫服務兩不誤,灃西新城政務中心組織由窗口和後臺各業務精英組成幫辦代辦隊伍,推進線上業務,實現審批事項“一網辦”。

  為讓企業和群眾及時掌握審批動態,快速辦結審批事項,灃西新城政務中心幫辦人員在最短時間裏梳理出可全程網辦、網上預審的業務清單456項,站在企業和民眾視角製作清晰易懂的“一圖指南”,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自媒體等多方渠道進行廣泛宣傳,讓大家知曉“網上辦事”“手機辦事”的便捷和高效。同時,該政務中心建立業務諮詢交流群,所有幫辦隊員作為“政務客服”提供全天24小時不間斷線上業務諮詢辦理服務,方便民眾就項目審批諮詢、表單填寫輔導、申報材料預審等各類問題與幫辦人員實時互動,進行 “一對一”諮詢辦理,對於難辦事項還可提供視頻連線指導,確保大家完全掌握辦理流程及操作要點。

  在日常工作中,灃西新城政務中心幫辦人員還收集整理實體大廳線下諮詢問題清單並製作標準化解答模板,錄製成互聯網端業務辦理操作流程並投放在業務諮詢交流群上,方便大家事先了解,節省業務辦理時間。據統計,從2月3日至今,灃西新城政務中心網上受理業務已突破4780件。

  現場事項“預約辦”

  2月18日晚11點,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稅務幫辦員楊萌接到來自武漢的特殊預約電話,該預約人反映,自己受疫情影響滯留武漢無法返陜,急需了解疫情期間小規模企業稅收減免相關政策問題。楊萌為這名預約人進行了長達2小時諮詢服務,並通過視頻指導的方式為其企業辦理網上申報,同時將情況及時上報值班領導,為該企業開設“綠色通道”,待其返回轄區後隨時為企業辦理二次預繳稅款和核銷業務。這樣的服務是疫情期間灃西新城政務中心幫辦隊伍日常工作的縮影,也反映出了該中心利用預約辦理的方式為廣大民眾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

  據了解,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灃西新城政務中心對確有急需線下辦理業務的企業和民眾提供線上提前預約、線下優先辦理的特色服務。為保證預約服務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該中心實行“線上與線下、單位與居家辦公”相結合的模式,全員隨時在線接聽企業和群眾的預約電話,極大提升了辦事效率。

  而對預約來大廳辦事的民眾,該中心以西安市“一碼通”作為通行依據進行一對一有序指引,最大程度防範疫情聚集性擴散的風險,實現企業群眾辦事“零接觸”。

 委託事項“代理辦”

  疫情防控期間,灃西新城政務中心按照“自主委託、無償代辦、全程服務、合法高效”的原則,推行“代跑腿”的幫辦代辦服務,進一步提升事項辦理速度。專門的“跑腿工”負責簡單事項、非需本人辦理事項的初審和材料傳遞、代辦,主動上門、遠程指導、全程代辦,開展全鏈條幫辦代辦,控制辦事大廳流量,推進事項有序辦理。

  3月22日下午,灃西新城轄區一企業法人通過電話告知幫辦員吳昊辰需將公司從外地遷入灃西新城,了解到該企業辦理的事項較急迫,吳昊辰立即聯繫當地市場局調取該企業的電子檔案,不到一小時,就讓企業拿到了營業執照,併為該企業辦理完成稅務遷入手續。原本需要3個工作日辦結的事項只半天就全部辦結,灃西新城政務中心真正做到了疫情期間人民有呼喚,幫辦服務不間斷。

  特殊事項“遠程辦”

  對於不想進行人員接觸,但確需遞交紙質材料的企業和民眾,灃西新城政務中心一方面推行審批材料、審批結果“雙向免費郵寄”服務模式,實現申請人“零上門”便捷服務模式,使企業和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結各項事務;另一方面利用大廳24小時智慧快遞櫃,實行不見面交換式辦理服務。窗口人員網上預審通過後,辦事企業和民眾可隨時將必要的紙質辦事材料存放到自助服務區的24小時智慧快遞櫃中,幫辦代辦人員按照後臺信息提示及時將申請人存放的審批材料分送到相應的窗口,待審批完成後又放回智慧快遞櫃中,企業和民眾憑取件碼便可至24小時智慧快遞櫃領取審批結果。據了解,截至目前,灃西新城政府服務中心已通過郵寄方式辦理業務112件。

  疫情面前,灃西新城政務服務中心盡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政務服務兩不誤,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身為灃西政務人的責任與擔當,讓“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的幫辦代辦服務成為灃西政務的“金字招牌”。(供稿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編輯 陳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