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清澗:逆境突圍掙脫貧困枷鎖 持續攻堅惠及民生福祉
2020-05-28 16:56: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百萬畝農林産業基地、65萬畜禽飼養量、近50個産業幫扶項目,孩子不再因經濟困難輟學了,地平了、水有了、路好了、山綠了……5年時間,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腹地的榆林市清澗縣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在全縣4337名扶貧幹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全縣100個貧困村17666戶48048人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脫貧攻堅是塊硬骨頭,再硬也要啃。2015年以來,清澗縣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年度脫貧任務,聚焦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堅持問題導向,拿出超常規的力度和措施,全面補齊工作短板,切實做強做大富民産業,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落實落細各項扶貧政策,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確保高品質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農業貧困縣的逆境突圍

  清澗縣雖然人文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自然景觀瑰麗、紅色遺跡眾多,被稱為黃土高原的生態家園。但這也是一片被貧困纏繞、多苦多難的土地。1994年清澗縣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被確定為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A  客戶稿字數已刪減】榆林清澗:逆境突圍掙脫貧困枷鎖  持續攻堅惠及民生福祉

  清澗縣委書記溫江城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

  “我們是農業縣,但農業生産條件卻很差,全縣有60萬畝的耕地,48萬畝的基本農田,但有效灌溉面積只有4000多畝,貧困量大、面廣、貧困程度深。”清澗縣縣委書記溫江城説。

  還是要以農為本。立足縣情實際,經充分調研、廣泛論證,清澗縣委縣政府一致確定了東棗西果的中長線産業佈局,東區沿黃河、無定河兩河三岸的8個鎮(中心)重點發展紅棗産業,西區242國道沿線6個鎮(中心)重點發展山地蘋果業;依託深溝大壑天然防疫屏障,發展生態養殖業;依託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黃河無定河大峽谷自然奇觀等資源,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深入打造以黃河、無定河“兩河”文化帶與北國風光為重點的“東線一日遊”和以路遙文化觀光體驗帶與驛站文化為重點的“西線一日遊”兩條旅遊線;相對平整的垣地、壩地重點發展小雜糧、中藥材、香菇菌類、大棚蔬菜等特色農業;結合生産傳統,發展石板、粉條等加工業。

  問題又來了。發展産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清澗全縣年收入不到1.5億元人民幣,遠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溫江城説:“被錢裹住了前進的腳步。”

  負重也要前行。為了讓圖紙變為現實,清澗縣積極爭取上級扶貧政策傾斜,同時,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先後協調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文化旅遊、光伏産業、大棚種植等方面安排蘇陜扶貧協作援助項目30個,投入幫扶資金近6000萬元人民幣;聯絡陜西省國資委牽頭的“兩聯一包”扶貧團和陜西果業集團投資近5000萬元人民幣,為清澗相繼落實溫室大棚、光伏發電、小米飴糖、有機蘋果園等數十個幫扶項目;爭取陜煤集團幫扶,實施了投資達3.4億元人民幣的北國棗業公司紅棗深加工産業扶貧項目。

  産業發展帶來的民生福祉

  産業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改善民生帶來了福祉。“往年紅棗不景氣的時候只賣幾毛錢一公斤,超過1元的情況都很少,但去年紅棗價格漲到了3元多。”溫江城介紹,等到北國棗業公司項目完全達産後可在當地解決200人左右的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並且每年主要面向清澗地區種棗的貧困戶收購紅棗,可給當地棗農每年增加60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收入。同時,通過國家衛健委定點幫扶的有利契機,清澗縣促成了特色農副産品走進國內一線城市,並先後在北京、西安、內蒙古、寧夏、江蘇等地開設直銷店36家,以保底價向貧困戶訂單收購,既保障了銷路,又提高了銷量。

  “我把家裏的24畝土地以入股的形式,流轉給陜西果業集團清澗公司,還被聘為管護人員,除了固定分紅,每天上工還能收入150元。離家近、不誤事,睡覺都踏實。”在清澗縣呼家河萬畝蘋果基地,村民呼治雄講述著自己的高興事兒。

  據了解,該蘋果基地是清澗縣通過“三變”改革,統籌謀劃産業的典型代表,2017年,清澗縣委縣政府率先引進陜果集團龍頭企業,由陜西果業集團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流轉倒包、合作入股、資源整合等途徑,讓農戶從傳統農業中解放出來,實現穩定增收。目前,該蘋果基地已連片栽植20000畝96余萬株果樹幼苗,涉及25個行政村,農戶2194戶6582人。其中,貧困戶1356戶4068人,對清澗縣發展優質山地蘋果産業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

 貧困人口的煥然新生

  脫貧攻堅既要靶向精準,又要打好組合拳。“教育、健康、生態、就業、危改等扶貧措施一樣都不能少。”溫江城説。

  “晴通雨阻”、人背畜馱曾是清澗縣鄉村道路的真實寫照。圍繞解決貧困群眾出行難、農産品運輸難的問題,清澗縣堅持依託項目,積極爭取資金,全面加強貧困村交通道路建設,實現了全縣351個行政村通村道路全硬化的目標,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交通道路、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力建設......這些都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帶來的喜人變化。目前,全縣實現了戶戶通電率100%,村村通動力電。從2016以來,全縣共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521處,共投入資金13316.68萬元人民幣,受益人口達18.32萬人,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96.7%。

  縣城工業園區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九座高層拔地而起,這裡的住戶大多來自大山裏,過去的居住條件非常差,移民搬遷讓他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搬遷戶李海霞家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上大學,一個兒子上高中,經濟壓力比較大。“2016年,我通過了石嘴驛鎮貧困戶公益專崗招聘,成為鎮政府的一名包村幹部,吃上了‘公家飯’,丈夫開始跑運輸,雖然辛苦一些,但收入還不錯。如今又住進了100平米的樓房裏,這日子是越來越好了。”李海霞説,她現在只想通過努力工作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阻擊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硬仗的主攻方向之一,清澗縣僅因病致貧就有4073戶10476人。近年來,清澗縣著力構建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把健康扶貧工作當作重中之重來抓。目前,全縣貧困人口參合率達到100%,大病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全縣貧困人口健康簽約服務覆蓋率均達100%,廣大群眾切實享受到了健康扶貧帶來的“紅利”。

  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750人,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2097人次,對3438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實行臺賬管理、動態監測……一個個喜人的數字,串聯著貧困人口對新生活的希望。

  “雖然目前全縣退出貧困序列,但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清澗縣紮實開展 ‘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做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進一步完善防致貧返貧機制,確保脫貧可持續,全力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溫江城説。(文/圖 劉君慧 編輯 馮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