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2021-01-12 16:14:00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高起點、高站位、高標準推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文物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推動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

  陜西歷史博物館“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 新華社發

  履行文物保護主體責任,文物保護管理體系日益健全

  西安市委、市政府堅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認真履行文物保護主體責任。率先將文物保護列入年度目標考核,統籌推進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將文物保護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將文物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特別是在2019年全國地方機構改革中,在市縣級文物行政機構和編制被大幅撤並整合、幹部隊伍嚴重萎縮的形勢下,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守護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的高度,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恢復了西安市文物局的獨立建制,增加了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人員編制;出臺了《西安市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西安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條例》《西安市進一步加強全市田野文物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法規性文件;實施了大唐東市遺址、江村大墓、漢長安城遺址、明德門遺址等一批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重點項目。高陵楊官寨遺址、秦漢櫟陽城遺址獲評“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北裏王漢代積沙墓、焦村十六國大墓入選國家2019“考古中國”重要成果。全市文物事業發展總體目標和思路日益明晰,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文物保護與利用融合發展,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升

  在建設文化大市的過程中,西安文物系統推動文物資源成為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促進文化事業繁榮和文化産業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積極力量,在加強公共文化産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安市堅持把頂層設計、規劃引領作為全市文物事業發展的關鍵,注重以保護規劃引領事業發展,編制實施了小雁塔、楊官寨遺址等一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保護規劃,完成158處省級以上文保單位管理規劃。積極推動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項目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體系,漢長安城未央宮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錄,西安地區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已達4家,居全國各市之首。杜陵、順陵、華清宮遺址、西安城墻、大華紗廠舊址入選第一批“陜西省文化遺址公園”。漢長安城24寨與未央宮村寨社區博物館等3家社區博物館建成開放。目前全市備案各類博物館、紀念館157座,博物館年參觀人數達到2000萬人左右,整體上構成了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和社區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十三五”期間,大批收藏保護展示優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博物館、紀念館相繼建成,主體多元、類型豐富和體系完備的博物館構架基本形成。

  堅守文物安全紅線,文物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西安市堅持文物安全常抓不懈,認真落實“嚴格制度、嚴格把關,嚴加防範、嚴厲打擊”要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建立起文物安全大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建設考古制度,優化土地出讓考古前置。出臺了《西安市土地供應前考古勘探和費用承擔辦法》《西安市加強考古勘探改革辦法》,實施了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管護責任制度,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聯席會議和聯合執法機制,參加打擊文物犯罪“鷹”系列專項行動,堅持每年舉辦文物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培訓,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演練,表彰群眾文保員。依法查處秦漢新城秦咸陽城遺址等違法建設,嚴懲了一批法人違法單位和犯罪分子,文物安全工作和打擊文物犯罪工作連年獲得全省先進。

  總的來看,通過多年的努力,西安文物工作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日益成為促進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重要依託,成為增強城市發展活力的強大動力。(作者:張志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