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記者走進陳倉區各鎮村採訪,發現村村乾淨整潔,街道寬敞。“這幾年,我們村環境越來越好,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還新修了少兒足球場,去城裏住的村民更愛回村上了!”陳倉區周原鎮亞子村黨支部書記付清虎樂呵呵地説。記者了解到,自陳倉區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轄區廣大農村發生了巨大改變。2020年10月底,陳倉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情況順利通過了省市驗收。
爭取資金支持改善農村環境
讓農民的生活環境更好,是陳倉區委、區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此,陳倉區舍得“花錢”,不僅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討部署整改方案,還在財政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下撥專項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0年陳倉區投資近1800萬元,用於改善和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就是農村環境變化的例證。“以前家家門前堆雜物,有些村民還在家門口建平房,村裏看起來又臟又亂。”齊西村黨支部書記賈永紅告訴記者,村裏剛開始整治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更別提配合了。為此黨員和村幹部不僅帶頭改造自家形象,還多次上門給大家做思想工作。經過一系列整治,如今走在齊西村,街道乾淨整潔,多處文化墻、公益廣告渲染出文明新風,村裏的紅色大講堂正在建造,大家都誇村子變化大。
陳倉區東關街道雙碌碡村,是寶雞市首屆“十大美麗鄉村”之一。行走於此,筆直的街道兩邊種著行道樹,家家戶戶門前統一綠化;休閒廣場更是精緻,不僅有綠化造型,還有銅雕塑,污水凈化池像個微縮景觀湖,池水清澈沒有異味,到了春夏時節,大家都愛來這裡散步。別小看這400平方米的污水凈化池,可日處理污水2噸,各家各戶的生活污水蓄積後,經過凈化,再注入池中,不僅沒有污染,還可達到養綠、護綠的作用。
據陳倉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區上集中開展專項整治,紮實實施“三堆”清理、違建拆除、植樹造綠、建築物美化、設施完善五大工程。全區參與村莊清潔行動達20.8萬多人次,集中清理了歷史積存的“垃圾堆”600多處,清理垃圾476317噸,清理村內溝渠2660.7公里,綠化造林433929平方米,農村環境整治成效明顯。
引導村民參與推動“廁所革命”
在亞子村,65歲的村民李都緒半年前就給家裏換上了雙甕漏斗式無害化廁所。記者看到,他家改造的廁所間乾淨整潔,廁所門口的標識牌還公佈了維修管護及抽渣人員聯繫方式,一旦廁所出現問題可以隨時撥打電話尋求幫助。李都緒説:“改造後的廁所安裝了坐便器,不僅沒有異味,還方便安全。”據了解,亞子村去年完成改廁任務210戶,全村無害化廁所數量基本達到全村常住戶的90%。“以前,村民不支持改廁,覺得很麻煩,去年改廁時,村幹部一宣傳,大多數村民主動報名,他們了解了附近村子的改廁效果,都希望自己家也能擁有乾淨方便的新廁所。”村幹部説。
齊西村在改廁中也有不少好做法。作為全區第一批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項目實施村,齊西村積極組織村組幹部、黨員逐戶宣傳改廁的好處和優惠政策,並選擇了一兩條街道先行試點施工,主動邀請村民現場觀看,徹底打消了大家的心理顧慮。目前,全村改建雙甕漏斗式無害化廁所320戶,改建二類公廁一座,改廁完成率達常住人口的90%。
陳倉區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以來,堅持標準引領、示範帶動,探索建立起了“五步工作法”。宣傳動員先行一步,營造改廁良好氛圍;嚴格標準規範一步,確保改廁品質成效;以點帶面引領一步,激發改廁示範效應;科學管護保障一步,做好改廁後續服務;建章立制深化一步,形成長效管護機制。
有了這五步,全區改廁工作順利推進,廣大群眾紛紛參與進來,涉及的4個鎮19個村子全部完成任務,共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5894座,還為每個村子配備抽渣車,制定了抽渣管護機制,保障了村民使用,真正讓廣大群眾受益。
健全長效機制群眾生活更幸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形成了長效機制,才能讓整治效果長存。為此,早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伊始,陳倉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就制定了《陳倉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公開評比制度》,對各鎮街及相關部門整治任務和目標,逐項細化量化評比打分細則,進行督導檢查和評比,並將結果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獎補的主要依據。在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下,各鎮村紛紛主動加壓,將整治工作細化到項,將責任落實到人。
陳倉區東關街道鞏家泉村位於西寶中線旁,交通便利,全村有480戶。這幾年,他們累計投資400余萬元,狠抓全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還在街道栽植樹木,全村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櫻花街、紫薇街、碧桃街,實現了一街一景。村上還建成了公共服務中心、新風堂、圖書館、道德講堂、村史館等,給廣大村民提供了休閒好去處。村上如何將整治成效保持下去呢?該村黨支部書記趙明科告訴記者,村上制定了“公約”,誰完成得好就有獎勵,不遵守的要被處罰,有了這一激勵措施,村民們都能主動自覺地維護村子環境面貌。村上還成立了一支專業清掃隊,負責清掃保潔以及綠化管護等工作。
此外,加強宣傳也是健全長效機制的辦法之一。鞏家泉村在廣場、街道等地,建設了文化長廊;雙碌碡村則新修訂《村規民約》,將環境衛生習性養成教育納入其中,並通過村廣播、召開村民會議、村幹部包組包戶宣講等舉措,廣泛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意義及任務。
如今,陳倉區各鎮村喜換新顏,村民生活也越來越便利,幸福感大大提升。(記者 李一珂)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