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
2021-04-01 11:29: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0

  “助力鄉村振興 描繪美麗家園”媒體行活動 供圖 空港新城黨委宣傳部

  仲春時節,花開陌上,鄉村振興的春潮涌動神州大地。3月31日,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舉辦“助力鄉村振興 描繪美麗家園”媒體行活動,採訪團先後走進大石頭村、孫家堡村、陳贠灣村等地,看農村新面貌、農民新生活。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1

  大石頭村民宿旅遊行業協會會長郭開會家的民宿 攝影 柳洪華

  北杜街道大石頭村:民居變民宿 村莊變景區

  古樸的青瓦、古香的門頭,各具特色的民宿襯托出大石頭村與傳統農村的不同。“大石頭村2012年開始發展農家樂,村民把自己家改造成賓館、民宿,接待從機場來的客人……“大石頭村民宿旅遊行業協會會長郭開會詳細介紹著村裏的情況。

  鄉村要振興,産業興旺是基礎。大石頭村依託緊鄰機場的地理優勢,以發展鄉村旅遊為突破,全村以特色農家餐飲、機場旅客住宿、農耕體驗、花卉苗木、休閒等産業打造出大石頭關中民俗度假村,並被評為3A景區。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2

  空港新城旅遊民宿服務中心擺渡車 攝影 柳洪華

  在政策的引導下,2012年郭開會開辦了大石頭村的首家農家樂,充滿鄉土氣息的民居和可口的飯菜,迅速吸引了遊客。而今,像郭開會一樣開辦農家樂和民宿客棧的村民達到160多戶。

  隨著知名度的提升和客流量的增加,大石頭村的基礎設施、交通條件也在不斷的改善升級,村民的服務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産業發展迎來飛躍的同時,大石頭村的鄉村振興藍圖也在圍繞著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活漸次展開。

  如今,空港新城旅遊民宿服務中心的擺渡車,每半個小時就會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駛出,載著中轉旅客、遊客來到大石頭村,住農家屋、品農家菜,感受或長或短的田園生活。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3

  孫家堡村的村景 攝影 柳洪華

  太平鎮孫家堡村:紅杏花開 村民笑開

  從空中俯瞰孫家堡村,恍惚間似置身於浙西地區。徽派風格房屋,分散于涇河南岸,讓孫家堡村多了幾分江南韻味。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以徽派風格的繪畫創作對屋頂、墻體進行了改造,讓村莊和北莽垣、涇河融為了一體。此外,我們還對村莊道路、路燈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改善,對雨污分流、污水集中處理、垃圾分類、戶廁等進行了改造和升級。”太平鎮副鎮長王武安介紹説。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4

  太平鎮副鎮長王武安介紹孫家堡村情況 攝影 柳洪華

  近年來,孫家堡村以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新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推進人居環境治理。目前全村累計新建無害化衛生廁所557座,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96%;鋪設污水主管網6.1公里,新建村級污水處理站2座;組建村級保潔隊伍5人,設立垃圾集中收集點3處,配置垃圾分類桶60套,垃圾“分類投放、日産日清”的機制初步建立。

  在鄉村産業方面,孫家堡村依託其位於太平垣畔、涇河南岸和涇河水繞村而過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紅杏、大棗、雜果等種植業和鄉村旅遊産業,全村呈現出種植業、養殖業、大型機械經營、勞務輸出等多業並舉的鄉村産業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杏花攝影旅遊節”已成為當地的文旅品牌,空港新城所探索的“政府+電商+果農”産業模式,正在幫助孫家堡村的村民書寫著致富經。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5

  港新城太平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直播帶貨 攝影 柳洪華

  太平鎮陳贠灣村:讓太平紅杏“帶‘電’作業”

  相較于孫家堡村,同屬太平鎮的陳贠灣村,其紅杏産業更為強勁,電商屬性更為明顯。活動中,採訪團走進空港新城太平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正在直播帶貨。雖然眼下還未到紅杏成熟的季節,但番茄等其它果蔬已成為太平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熱銷産品。

  近年來,空港新城積極鼓勵太平鎮村民種植紅杏,並註冊“太平紅杏”品牌商標,成功打造了“杏奶奶”扶貧電商網紅品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紅杏等本地果品的銷售。而隨著“太平紅杏”品牌建設、涉農電商發展崛起,紅杏批發價也在逐年增加,均價從2017年的每公斤2元漲至目前的每公斤6元,精品紅杏更是賣到每公斤9元。

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振興鄉村_fororder_圖片16

  陜西慈航優農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超榮介紹太平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運營情況 攝影 柳洪華

  36歲的趙超榮回鄉創業,依託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創辦陜西慈航優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慈航優農”)。2020年3月,陳贠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慈航優農簽約共建太平鎮陳贠灣村果蔬銷售項目,採取“公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電商平臺+農戶”的經營模式,開啟了紅杏等雜果的“雲銷之路”。

  “電商提高了紅杏等雜果的經濟效益。”趙超榮説。截至目前,太平鎮共有涉農電商、微商200余家,輻射16個涉貧村,2020年銷售果蔬約350萬公斤,銷售額近1400余萬元。

  無論是太平鎮太平堡村的80歲“杏奶奶”崔淑俠,還是陳贠灣村返鄉創業的趙超榮,他們都以“帶‘電’新農人”的身份,投身到空港新城鄉村振興的這盤大棋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