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漫步涇河之畔,只見天藍水清、白鷺戲水,呈現出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今年以來,隨著涇河新城涇河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順利推進,涇河兩岸生態環境大為改觀。
涇河曾是條美麗的河,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和周邊村鎮的無序發展,涇河兩岸生態逐漸被破壞。2020年8月,憑藉在土壤修復領域的優勢,中鐵十四局西北公司以聯合體的方式,中標涇河新城涇河北岸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據介紹,涇河新城涇河北岸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治理河道長度17.5公里,總投資9.9億元,主要工程為灘面生態修復、綠化、水系等。
“我們按照原生態風格提升涇河的生態環境,對涇河河流風貌進行了修復,努力打造自然水生態環境,並結合河道內現有耕地的保護和利用,設置了現代農業、田園休閒、農耕體驗為一體的景觀格局。”中鐵十四局西北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鋪設路面12公里,綠化地被累計種植24.4萬平方米,並種植了9110株灌喬木。
如今,對於生活在涇河兩岸的群眾來説,白鷺翔集屢見不鮮。“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高,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白鷺的棲息,正是涇河良好生態環境的生動印證。”涇河新城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説,“項目建成以後,古老涇河將換上‘新裝’,提升‘顏值’,西安及咸陽地區將增添一條美麗的生態景觀帶。”(陜西日報記者 劉印 通訊員 王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