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2021年度累計完成200余例顯微血管減壓手術
2022-01-06 19:29: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2008年至2021年底,經過13年的探索和不斷突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團隊克服傳統觀念的巨大阻力,已累計幫助千余名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及舌咽神經痛患者擺脫了病痛。僅2021年一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就累計完成了200余例顯微血管減壓手術。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2021年度累計完成200余例顯微血管減壓手術_fororder_圖片6

手術現場

  13年來,從傳統技術改進、新技術立項到神經外科相關神經內鏡、電生理、多模態三D融合等技術更新,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團隊在大量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手術特色,形成了顯微血管減壓規範化手術及管理流程。

  2021年以來,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團隊累計門診接診達1732人,全年完成手術347例,其中進行了211例顯微血管減壓手術,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

  據悉,為了不斷優化手術治療、創新手術入路,西安交大一附院顱底顱神經疾病專家組每年舉辦顱腦手術入路解剖培訓及學術交流活動。培訓及學術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為西安交大一附院有效降低手術並發癥、提高預後提供了學術支持。

  自成立以來,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主持完成了“神經內鏡輔助下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項目。2017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被選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顱神經疾患診療學組委員,同時,西安交大一附院被納入中國研究型醫院顱神經疾病專業組成員單位;2018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成功完成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手術後的病人多模態三D融合;2019年,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成為《中國顱神經疾患診療協作組》成員單位,同年,西安交大一附院成立了醫院首個顱神經疾病多學科協作組(MDT),聯合神經外科、神經內科、伽瑪刀中心、影像科、康復醫學科及耳鼻咽喉科等多學科,為患者開展交叉、整合、集中診療,實現了各科資源和優勢的最大化。

  2020年,為解決因疫情影響導致的患者就醫難問題,西安交大一附院第一時間建立了線上免費診室,開啟遠程會診平臺,採取線上與線下無縫對接的綠色就醫模式,為更多患者及家庭提供了診療服務。

  未來,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顱底顱神經疾病診療組將繼續在顱底及顱神經疾病領域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精進醫療手段,為更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保駕護航,為醫學發展貢獻力量。(供稿 文/圖 西安交大一附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