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楊淩農高區 | “1155”思路繪製高品質發展“新藍圖”
2022-02-18 15:11:14來源:中國農科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轉載)國家楊淩農高區 | “1155”思路繪製高品質發展“新藍圖”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18145052

  2022年伊始,當新年的氛圍依然籠罩著農科城楊淩時,一張推動楊淩高品質發展的“線路圖”一經展開,便引得熱烈反響。

  這份“線路圖”定名“1155”發展思路。

  第一個1,即立足“國家隊”定位;

  第二個1,即緊盯“三區三高地”和“中國農業科技現代化改革創新先行示範區”目標;

  第一個5,即精準破解“重大科技成果産出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示範推廣引領不強、科技引領鄉村振興、高層次人才難引難留”五大難題;

  第二個5,即指勠力同心在“深化國際合作、高新産業聚集、促進經濟增長、共建融合發展、激發發展活力”上開新局。

  這是楊淩加快建設世界知名農科城,奮力開啟示範區創新驅動,示範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決心和信心。

(轉載)國家楊淩農高區 | “1155”思路繪製高品質發展“新藍圖”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18145057

  Δ2022年1月27日,楊淩示範區2022年工作會議召開。

  擔當實幹立下“軍令狀”

  在1月27日召開的2022年楊淩示範區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按照“1155”工作思路,強力推動“三區三高地”和“中國農業科技現代化改革創新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有力印證“國家隊”的使命與擔當。

  不難看出,這是楊淩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立下的決心,定下的新目標和新方向。要念好“深謀、擔當、創新、有為”八字訣,精準破解難題,力爭交出一份優異的“楊淩答卷”。

  如何才能真正實現破解五個難題,開啟五個新局?縱觀“1155”發展思路,可以看出,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書”,也是楊淩為破題開局而立下的“軍令狀”。

  一座城市的氣質與風貌,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由實幹決定的。2月7日,楊淩一季度1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43億元。一系列投資項目的密集開工鮮明導向:迅速緊起來、動起來、幹起來,為全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去贏得“開門紅”、拼得“全年紅”。

  伴隨著集中開工,這些項目正轉化為更多實物工作量,撬動高品質發展。從最新數據來看,楊淩示範區2022年共安排重點項目138個,總投資567億元,年度投資143億元。

  精準破題打好“殲滅戰”

  重大科技成果産出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不高、示範推廣引領不強、科技引領鄉村振興、高層次人才難引難留……這五大發展難題,是擺在楊淩發展路上的“攔路虎”,亦是向著今年開局發出的“實幹實幹再實幹”之強烈信號——精準破題,精準發力,著力打好這場“殲滅戰”。

  “重大科技成果産出不足”難題——著力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區內外協同攻關的良好機制;重點放大楊淩在生物育種、土壤改良節水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上彰顯楊淩擔當;

  “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難題——按照創新鏈共享、供應鏈協同等融合發展思路,全面打造品質效益高、核心競爭力強的農科産業高地。紮實建好秦創原農業板塊;

  “示範推廣引領不強”之題——深入廣大旱區搞好科技示範,下氣力在體系構建、增點擴面、提質增效上尋求新的突破;

  “科技引領鄉村振興”之題——重點發揮好兩個作用,一是著眼區內做強自身鄉村振興;二是放眼區外做實引領帶動鄉村振興。

  “高層次人才難引難留”之題——全面實施“后稷人才工程”,著力引進培育創新人才團隊,加強一流人才生態建設,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真正實現靠事業留住人才,靠人才成就事業。

  這是一張破局之圖。繪製的是“一盤大局之棋、一本幹事之賬”,也是一張幹有方法、幹得對路,幹有激情、幹出實效的線路圖。

  合力開局打贏“攻堅戰”

  新時代楊淩趕考路上,無論是奮力推進“三區三高地”建設,還是全力打造中國農業科技現代化改革創新先行示範區,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如何去面對去解決,考驗著勇氣,體現出能力,彰顯著擔當,檢驗靠作為。最根本就在於出實招、下實力、求實效。當前,楊淩在深化國際合作、高新産業聚集、促進經濟增長、共建融合發展、激發發展活力等五個方面給出了進行了佈局。

(轉載)國家楊淩農高區 | “1155”思路繪製高品質發展“新藍圖”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18145102

  Δ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建成啟用。

  在深化國際合作上開新局。扭住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建平臺、促開放。堅持農業國際合作主線,大膽探索農業自貿商事制度改革試點;

  在高新産業聚集上開新局。堅持整合創新鏈和重塑産業鏈並舉,不斷提高創新型高新技術産業的佔比;做實“鏈長制”,全力推進12條重點産業鏈,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

  在促進經濟增長上開新局。穩投資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形成産業投資支撐穩健增長的新格局。對標示範區“十四五”規劃,加快構建全面、全要素的産業投資存進工作格局;

  在共建融合發展上開新局。扭住省部共建和區校融合強機制,促實效。狠抓制度、載體、機制建設,切實發揮共建融合在示範區發展中的基礎性、源頭性、推動性作用,加快形成高效有力、協同一體的新格局;

  在激發發展活力上開新局。扭住全面深化改革換動能、促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調動各個方面積極性,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形成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格局。

  2022年是楊淩示範區成立25週年,也是開啟“中國農業科技現代化改革創新先行示範區”建設新征程的重要一年。“1155”作為一張清晰的破題開局線路圖,以談挑戰、話思路、謀新篇、開新局的工作思路,為楊淩示範區續寫高品質發展厚積力量。(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賀輝  耿蘇強  王朝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