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創原建設2022年重點工作出爐 高新技術企業提前突破1萬家
2022-03-09 12:33:46來源:西安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西安新聞網訊 8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出爐,今年,陜西省圍繞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要求,堅持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加力加速企業培育、人才培養、政策落實,發揮“總窗口”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努力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總平臺,為全省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加快推進“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建設

  推進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建設佈局。制定出臺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及分中心建設評價方案,擬訂支持政策和評價體系,以“評”促建提效。鼓勵各地市(行業)支持發揮創新促進中心作用,探索市場化、企業化機制創新;試點總結總窗口創新促進中心建設運營經驗,支持總窗口與地市創新促進中心加強交流協作,共享經驗做法,構建全省創新促進中心體系。

  加速秦創原網絡平臺推廣應用。加快網絡平臺建設,鼓勵各地市、高新區複製總窗口網絡平臺架構,建設本地特色秦創原網絡平臺,打通與總平臺互聯共享,構建“1+N”網絡平臺體系;支持總窗口和各地市平臺聚焦企業主體和創新創業人員需求,打造推廣基於便利化、面向需求的客戶端小程式,建設“一網一端一微”應用平臺架構。

  加快秦創原發展公司運營賦能。加速秦創原發展公司實質化運營,進一步優化平臺公司運營方案,形成政府“政策+基地”、平臺公司“運營+服務”的創新服務生態體系。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圍繞産業培育發展,探索支持秦創原發展公司在科技金融、股權資本投資、知識産權運作等方面賦權授權。

  著力打造“三器”建設示範樣板

  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示範樣板。支持灃東孵化基地、碑林環大學創新街區、西安硬科技社區、西高新電子谷、咸陽創新灣等開展獨具特色立體聯動“孵化器”建設實踐,探索可供借鑒、集孵化轉化産業化于一體的立體聯動“孵化器”建設樣板模式。推動立體聯動“孵化器”聚焦資源要素、體制創新、政策聯動,與地市高校院所加強合作對接,探索飛地、異地等模式,實現空間、政策、服務、産業等共建共享。

  打造成果轉化“加速器”示範樣板。聚焦中試熟化放大、應用場景建設,依託鏈主企業或龍頭骨幹企業,佈局建設10個行業共享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應用場景。支持先進稀有金屬材料創新中心、光子先導技術研究院、導航産業基地、積體電路創新中心、西工大大學科技園、陜西煤業化工研究院等6個成果轉化“加速器”示範建設,打造“樣板間”,探索各有特色、側重的成果轉化産業化創新實踐。

  構建兩鏈融合“促進器”樣板集群。採取“揭榜挂帥”與定向委託等新型組織模式,圍繞23條重點産業鏈及薄弱環節、技術瓶頸和發展需求,持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大産品開發、重大成果轉化和重大示範工程建設,針對全省産業鏈創新資源分佈、産業或區域發展共性技術需求,佈局建設10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10個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協同的創新聯合體,重點支持新型顯示、氫能、增材製造、感測器等,打造重點産業鏈兩鏈融合“促進器”樣板集群。

  加快複製推廣“三種模式”

  深化推廣“一院一所”模式。加快西北有色院先行先試“新型科研機構”改革試點,進一步支持有色院股權激勵、中試研發、熟化催化創辦企業;支持西安光機所追光計劃實施,鼓勵光機所深化開放辦所、基金導入孵化企業。在院所複製“一院一所”模式,支持科研院所創新機制、孵化企業、轉化項目。

  探索推廣西工大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支持西工大推廣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職稱評定、橫向結余科研經費出資成果轉化改革,總結複製“三項改革”成果,遴選一批省屬高校、鼓勵部屬高校瞄準成果轉化難點堵點,突破原有制度機制障礙,促進科技成果“有權轉”“願意轉”“轉得順”。

  著眼産學研深度融合、成果催化轉化和中小企業孵化,遴選一批我省産業鏈重點企業,建設30家企業高校院所聯合“四主體一聯合”平臺及新型研發機構,試點建立校(院)企合作新模式創新。

  加速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

  實施科技型企業倍增計劃。制訂出臺《陜西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基數“倍增”行動,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入規、晉位、上市”工程,構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全生命週期培育鏈條。年內全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提前突破10000家、認定瞪羚企業200家以上、各類上市企業12家。

  加強科技型企業孵化培育。打造秦創驛站、每週發佈、月度專場3個層級“永不落幕”路演品牌,組織指導路演200場次以上,推介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圍繞優勢專業領域建設創新孵化載體,支持龍頭企業圍繞産業共性需求和技術難點,面向細分市場實施精準孵化,建設特色産業孵化載體。鼓勵發展“孵化在高校院所、轉化在企市縣區”協同模式,建設一批區域承載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撐型、企業主導型孵化服務平臺。推廣“西安孵化、異地轉化”模式。支持全省理工和綜合類高校大學科技園載體建設全覆蓋。全年建設和引進各類孵化載體、服務機構50家。

  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作用。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統籌省、市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積極引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秦創原總窗口設立分支機構,豐富“信貸”産品門類,探索推進投貸、投保貸聯動和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做大做強秦創原投資基金規模,發展壯大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發展投資。加大科創企業上市培育力度,重點遴選培育30家科創板擬上市後備企業。

  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打造“科學家+工程師”隊伍。聚焦産業創新和企業發展能力提升,探索科學家與工程師相對固定合作的校企協作模式,深化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工作機制,支持建設200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解決企業、産業等高端人才缺乏、招才引才難問題。

  加大人才發展改革力度。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挂帥”“賽馬制”等,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大自主權。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遴選20家左右單位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試點。

  發揮秦創原高端人才吸附作用。接續實施秦創原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專項,加力加速高端外國專家引進,持續深化“高校聘用、企業使用、政府補貼”模式,支持為企業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優先支持推薦秦創原及總窗口單位申報國家級和省級人才項目,在秦創原新建一批省級引智示範基地、海外離岸創新中心、引智服務站,拓寬海外高端人才來華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渠道。

  推進科研人員轉化為企業家。通過評優獎勵、項目支持、金融投資等多種方式,推動高校科研人員帶成果、帶技術、帶團隊創辦領辦企業。出臺科技經紀人管理辦法,鼓勵西交大等高校和總窗口探索市場化薪酬機制、能進能出用人機制,遴選、培育、引進發展科技經紀人隊伍,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員離崗創業和大學生創業,壯大企業家培育成長的通道渠道。(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實習生 康雅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