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機制落地 風控能力提升 ——國網陜西電力推行“四雙”管理機制 強化作業現場安全
2022-07-05 17:55: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二次回路加壓前,要檢查應斷開的電壓端子已斷開,防止操作失誤造成人身觸電,試驗結束後,要及時恢復改動的保護定值,與工作前列印的定值單仔細核對,這項工作要雙人進行,確保整定無誤。”7月1日,在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蘇家塔村交流110千伏蘇家塔變電站1182蘇店II線線路保護屏前,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繼電保護班工作負責人蔡昕原對工作班成員交代工作內容和注意事項。

管理機制落地 風控能力提升 ——國網陜西電力推行“四雙”管理機制強化作業現場安全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705164325

工作人員正在作業中 供圖 國網陜西電力

  國網陜西電力要求員工在各類現場作業中,實行管理人員和工作負責人共同監督現場安全,從源頭進行風險管控,確保作業現場各個環節安全管控措施落實到位。

  “即便是工作負責人,時間久了,思想上難免會有所鬆懈,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雙到位’機制,能最大限度的防範事故風險,提高作業現場管控能力。”國網陜西電力安全監察部一處副處長薛釗介紹。

  今年以來,國網陜西電力在“內強電網、外拓通道”上下功夫,補強升級陜西電網,陸續開工建設80項電網補強攻堅工程,安全管控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為全方位保障作業現場安全可控,2021年4月,國網陜西電力結合作業現場標準化工作、“四個管住”執行情況,尋找管理短板,查漏補缺,制定並實施以“四雙”管理(雙培訓、雙勘察、雙辨識、雙到位)為核心的現場安全管控策略,確保全業務領域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管理機制落地 風控能力提升 ——國網陜西電力推行“四雙”管理機制強化作業現場安全

工作人員正在作業中 供圖 國網陜西電力

  國網陜西電力對各級管理人員和各類現場作業人員分層分級、常態化開展差異化培訓,提升培訓精準度。自主研發“陜電安全學習平臺”向廣大職工推送各類安全生産相關文章、視頻、典型違章、事故通報等內容,拓寬人員獲知渠道,增強培訓質效。同時,國網陜西電力還開展雙月測評、專題測評、安全學習競答活動,多維度強化人員安全意識,截至目前,累計培訓20.9萬人次,表彰成績優秀學員1860人次、80余萬元。

  現場勘查是前置風險管控措施之一,國網陜西電力從源頭管控風險,依據生産作業計劃,根據不同風險等級配置相應層級管理人員和工作負責人共同開展現場勘察,涉及到外包單位多專業和複雜作業,各專業工作負責人均參與勘察,確保作業現場任務清、環境明。自“四雙”管理機制實施以來,各級管理人員累計參加勘察7000余次。

  “首先要看清設備名稱、編號,不要誤入間隔,同屏和相鄰屏運行帶電設備要做好隔離措施,警告標誌也要清晰設置,這些都是防止人身觸電的常規措施。”6月29日,在陜西省榆林市高新開發區110千伏建業變電站,剛參加繼電保護工作的杭浪在班長韋思民的監督下,佈置著現場安全措施,韋思民將現場工作中的危險點和風險點向杭浪再次強調。

  精準辨識風險點和危險點,能有效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國網陜西電力全面細化風險等級標準,在“雙勘察”的基礎上,持續跟進現在作業安全管控流程,對設備帶電部位、感應電等可能導致人身觸電傷亡的“危險點”,以及深基坑、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可能導致其他人身傷害的“風險點”進行深度辨識,針對性制定安全措施,提高人員現場作業安全系數,編制的61個生産典型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53類典型班組266個作業場景“十不幹”措施清單已在公司系統全面應用。

  6月22日,歷時65天的110千伏西安昆明路變電站主變擴建工程順利投運。國網西安供電公司將“四雙”管理機制落在實處,常態化抓實抓細現場管控,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在擴建工程中,我們要求現場工作人員對作業現場安全管控措施卡上的內容進行簽字再確認,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分級分層‘持卡監督’,排除各類隱患風險。” 該公司建設部電網攻堅青年突擊隊隊長張珩説。

  “齊抓共管”讓安全管理落地有聲。國網陜西電力實行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共同到位嚴控現場安全,重點督查“十不幹”執行、安全管控標準化執行、危險點和風險點辨識、安全措施執行和人員履責情況,推動安全管理下沉到基層、聚焦到現場。此外,該公司延伸安全管控觸角,加大反違章工作力度,嚴格“遠程+現場”安全督查和到位監督,在省級公司層面設立處級建制的安全督查中心,建成市縣級督查中心114家,實現“遠程+視頻”安全督查全覆蓋,上半年累計檢查現場5.2萬次,查處違章2303起,認定無違章現場277個。(文 張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