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陜西電力:從駐村到助村 “電”亮三秦幸福路
2023-03-15 15:14: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浚喆責編:高崗

  初春三月,三秦大地的鄉村中、田野間,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在三秦大地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躬身入田野,或走訪群眾,或引資建設,用實幹踐行初心、用實效溫暖民心,以實際行動撐起了鄉村發展的“半邊天”,在廣袤的田野上留下一道道砥礪奮鬥的亮麗風景線,他們是紮根在三秦大地的國網人。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産業發展、爭取項目等方面走出了一條穩脫貧、促振興、惠民生、謀發展的特色之路。

  駐村到助村 村貌換新顏

  “嬸,最近屋裏啥都好著不,有啥一定要給我們説,村裏給你解決。”這個一頭幹練短髮、身穿深藍色制服、正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人,是國網陜西電力駐渭南市澄城縣權家河村第一書記茍秦燕。

  “緣分有時候真的很奇妙,第一次來權家河做調研,我還在這裡拍照留念,誰能想到第二年我就來這裡駐村了。”茍秦燕一邊指著合影的地方,一邊感慨道。

  “群眾需要什麼”是茍秦燕思考最多的問題。

國網陜西電力:從駐村到助村 “電”亮三秦幸福路_fororder_圖片1

茍秦燕(左)上門了解群眾需求

  為了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真正服務於民,她挨家挨戶走訪,了解群眾需求,一隻筆、一個筆記本,是她開展工作的標配;一個笑容、一聲問候,是她拉近群眾的方法。

  權家河村,三面環山,上坡下溝,道路曲折。昔日這裡因煤而興,後因煤礦“關停並轉”,權家河村失去了支柱産業,急需轉型升級。村裏路基被拉煤車壓得破損不堪,不下雨時塵土飛揚,一下雨就坑洼泥濘。村民日常出行和生産生活受到了影響。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網陜西電力從路橋、綠化、公共設施三方面入手,鋪路架橋、開渠引水、栽樹植綠、安燈修房、裝點院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2014年,國網陜西電力捐贈134.5萬元作為村集體經濟出資額,組建起扶貧電桿廠,生産旺季可安排20余人進廠務工,2017年,與上市公司合作,投資700萬元建成1.2兆瓦光伏電站,並投入300萬元完成電力配套建設,年發電量150萬千瓦時。

  “我從2016年開始就在這裡打工了,以前我們的日子都是靠天吃飯,現在一個月不僅能拿4000多塊錢的工資,還能照顧自家的幾畝地,日子過得美著呢!”在電桿廠打工的權忠平笑著説道。

國網陜西電力:從駐村到助村 “電”亮三秦幸福路_fororder_圖片2

光伏産業航拍圖

  “多虧了電力公司的幫助,讓俺村先有了水泥路,後有了瀝青路。村裏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我們晚上回家不用摸黑走路。黃土垣種上了綠樹花草,看著都舒服。還有田邊的溝渠,自從搭起橋,用農機農具時再也不用繞遠路了。”提起村裏這幾年的變化,脫貧戶白建武樂呵呵地説。

  如今漫步權家河村,寬敞整潔的馬路向遠處伸展而去,田野裏麥田悠悠,路邊的文化墻上繪製的新農村畫卷已然徐徐鋪開。

  扶貧更扶“智” 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順著沿黃公路一路向東,走進渭南市潼關縣城關街道的軟籽石榴産業園,放眼望去,一排排大棚橫臥在田野之間,白雲青山交相輝映,大棚內石榴樹正待萌芽,工人們正在園長張福來的指導下,進行果樹修剪、清園和春季管護工作,為石榴能在八月中旬搶“鮮”上市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咱這兒挂果的83畝地,最後賣了30多萬元,這還要感謝電力公司的大力支持,又是建冷庫,又是找銷路,真正給老百姓做實事。”張福來一邊修剪果枝,一邊説道。

國網陜西電力:從駐村到助村 “電”亮三秦幸福路_fororder_圖片3

張福來(右二)正在教工人修剪果枝

  據了解,城關街道的軟籽石榴産業園是國網渭南供電公司幫扶點,新建於2018年,目前佔地320畝。國網渭南供電公司自2016年幫扶順豐社區以來,已投資280.94萬元改善電力基礎設置,實施“國網光明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主動遷改110千伏潼線線路,消除園區老線路對規劃大棚安全距離不夠的隱患,為軟籽石榴産業長期發展保駕護航,同時還配套冷庫、倉庫、硬化環形路,對接“惠農幫”電商平臺,將軟籽石榴上架電商平臺,為村集體産業打開線上銷路,將該扶持項目搭建成一條集“生産——倉儲——銷售”于一體的幫扶産業鏈。

  2017年,國網渭南供電公司還與其他幫扶單位在順豐社區建成205千瓦的光伏發電産業,並於2018年9月成功並網,截至2022年12月31日,總發電量122萬度,收益達65萬元,讓光伏産業成為“點亮”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

國網陜西電力:從駐村到助村 “電”亮三秦幸福路_fororder_圖片4

成熟的軟籽石榴

  “自從國網渭南供電公司包聯我們村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能享受各類相對應的政策,村上的集體産業發展越來越好了,我們拿到的分紅也越來越多,日子越來越好了。”城關街道順豐社區脫貧戶張玉平説道。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各項惠民政策宣傳,爭取讓每一個村民都能享受到相應的政策幫扶,帶領村民奔向美好的幸福生活,為鄉村振興貢獻國網力量。”國網渭南供電公司派駐潼關縣城關街道順豐社區第一書記王剛説道。

  一座村,一群人,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國網人在三秦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可持續發展的致富“密碼”,築牢鄉村振興“底子”,串聯起陜西民眾的萬家燈火。(文/圖 吳明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