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正在作業中 攝影 黨驍
進入6月,陜西省渭南市麥收正進入作業高峰。自5月下旬至6月初的持續陰雨天氣以來,渭南部分地區出現小麥萌動、發芽的情況,受到損失。天氣放晴後,各縣、市、區麥收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搶抓一切時間節點進行夏收,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連日來,渭南臨渭區、蒲城縣、大荔縣、富平縣等地的小麥主産區,田間地頭收割機馬達轟鳴、糧農拿起鐮刀揮汗如雨,全市各地多措並舉進行搶收。截至6月10日,渭南市累計收穫小麥225.15萬畝,比昨日增加78.25萬畝,收穫進度50.42%,其中蒲城縣46.71萬畝,富平縣38.82萬畝,大荔縣35.98萬畝,臨渭區27.44萬畝,華州區13.33萬畝,華陰市11.49萬畝,澄城縣11.08萬畝,高新區9.69萬畝,合陽縣9.33萬畝,潼關縣8.47萬畝,韓城市7萬畝,農墾3.18萬畝,白水縣2.63萬畝。渭南累計收穫油菜20.74萬畝,收穫進度99.8%。夏播糧食29.34萬畝,播種進度11%,其中播種玉米28.44萬畝,播種進度11%;播種大豆0.9萬畝,播種進度12.86%。(文 牛綱 黨驍)
搶抓農時保豐收 攝影 牛綱
農民正在檢查收割的小麥 攝影 牛綱
豐收的喜悅 攝影 牛綱
農民正在收割 攝影 牛綱
忙碌的收割機 攝影 牛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