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等多種病原體交叉疊加,造成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呈高發態勢,患兒多以發熱、咳嗽、咯痰、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為主。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防治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優勢,根據此次疾病中醫證候特點,選擇臨床多見的若干證候,特製定本方案。
一、預防方案
(一)中藥內服
方藥:黃芪6g、白術5g、防風3g、北沙參6g、蒲公英4g、炒麥芽4g、桔梗3g、生甘草3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劑;3歲以上,每日1劑。
煎服法:代茶飲,或將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連服5天。
中成藥:玉屏風散,黃芪顆粒,童康片,按照説明書服用。
(二)中醫外治
1.芳香療法
方藥:藿香6g、蒼術6g、菖蒲6g、草果6g、白芷6g、艾葉6g、蘇葉6g。
用法:水煎室內熏蒸、研末香爐點燃或香囊佩戴。
注意:對上述藥物成分過敏或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禁用。
2.小兒推拿
方法:按揉百會、足三里,摩腹,捏脊。
注意:相關操作需經過中醫藥專業人員指導或培訓。
3.貼敷療法
藥物:甘遂、細辛、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等。
用法:以一定比例研末,以醋或薑汁混合後做成餅狀,貼敷在相應的穴位。
適用人群:以寒證、虛證(肺虛、脾虛、腎虛)為主的患兒,取穴按需選擇(大椎、肺俞、膈俞、脾俞、腎俞等)。
注意:1歲以下,對藥物成分過敏或皮膚有潰爛者禁用。
(三)飲食起居
1.飲食
均衡營養,合理膳食;溫度適宜,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可用菊花、金銀花代茶飲;也可用荸薺、百合、蓮藕、雪梨、銀耳、山藥等煎水或熬粥食用。忌過食熱性食物,如牛羊肉、辛辣等食物。
2.預防、起居
及時接種疫苗;外出佩戴口罩,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勤洗手,不隨意摳鼻、揉眼;咳嗽、噴嚏時,注意遮擋口鼻;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室內通風換氣;適度有氧運動。
二、治療方案
(一)中藥內服
1.輕症
1.1風寒襲表證
主症: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聲重,咳嗽有痰。
舌脈:舌質淡,苔薄白,脈浮。
治法:辛溫解表,散寒止痛。
基本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
主要組成:荊芥6g、防風4g、羌活5g、柴胡6g、前胡5g、獨活5g、枳殼4g、川芎4g、辛夷6g(包煎)、生甘草3g。
加減:頭痛明顯,加葛根6g、白芷6g;惡寒無汗者,加桂枝6g、麻黃3g;咳聲重濁者,加白前5g、紫菀6g;嘔吐者,加姜半夏4g、旋覆花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荊防顆粒、小柴胡顆粒、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風寒感冒顆粒等。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1.2 風熱襲表證
主症:發熱或未發熱,咽痛,輕咳少痰。
舌脈: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疏風清熱。
基本方藥: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金銀花6g、連翹4g、桔梗6g、牛蒡子6g、蘆根8g、玄參6g、白芍5g、雞內金5g、荊芥5g、鉤藤6g(後下)、甘草3g。
加減:咽紅咽痛明顯者,加木蝴蝶6g、射幹6g;咳嗽者,加苦杏仁3g、前胡6g;嘔吐腹瀉者,加藿香6g、竹茹4g;大便秘結者,加大黃3g(後下)、枳實5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小兒寶泰康顆粒、四季抗病毒合劑、連花清瘟顆粒/膠囊、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小兒感冒退熱糖漿、熱炎寧合劑;咽痛重者可用小兒清咽顆粒、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高熱持續不退者可選用羚羊角散、紫雪散。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1.3風寒夾濕證
主症: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可伴有噁心嘔吐。
舌脈: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治法:解表除濕,兼清裏熱。
基本方藥:九味羌活湯加減。
主要組成:羌活6g、防風4g、蒼術6g、細辛1.5g、川芎6g、白芷6g、生地6g、黃芩6g、甘草3g、柴胡6g、葛根5g。
加減:濕偏重者,加佩蘭6g、藿香6g;嘔吐者,加竹茹6g、姜半夏4g;泄瀉者,加黃連3g、薏苡仁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九味羌活顆粒/丸、荊防顆粒、小柴胡顆粒、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以消化道為主要表現者選用藿香正氣口服液(無酒精型)。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2.重症
2.1風熱閉肺證
主症:發熱,咳嗽,氣急,咽紅。
舌脈: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指紋浮紫。
治法:辛涼開閉,宣肺止咳。
基本方藥: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金銀花6g、連翹6g、炙麻黃3g、炒杏仁6g、生石膏10g(先煎)、蘆根6g、牛蒡子5g、桔梗4g、大棗3g、甘草3g。
加減:咳嗽痰多,加瓜蔞6g、天竺黃6g;熱重者,加黃芩6g、梔子6g、板藍根6g;熱重便秘者,加桑白皮6g、大黃3g(後下)。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小兒豉翹顆粒,疏清顆粒、雙黃連口服液、小兒麻甘顆粒、小兒清宣止咳顆粒。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2.2痰熱閉肺證
主症:高熱不退,咳嗽,氣急鼻扇,痰黃黏稠,面赤口渴。
舌脈: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滌痰,開肺定喘。
基本方藥:麻杏石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
主要組成:炙麻黃3g、苦杏仁3g、生石膏10g(先煎)、清半夏4g、黃芩6g、陳皮6g、桑白皮6g、浙貝母5g、全瓜蔞6g、葶藶子5g(包煎)、枳實5g、雞內金6g、大棗5g、生甘草3g。
加減:大便秘結加大黃3g(後下);舌質暗有瘀斑,加丹參5g、紅花5g;痰盛者,加竹茹6g,天竺黃6g;熱盛者,加連翹6g、黃芩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小兒清肺止咳片、連花清咳片、宣肺敗毒顆粒、兒童清肺口服液,小兒肺咳顆粒,小兒宣肺止咳顆粒、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2.3毒熱閉肺證
主症:高熱熾盛,咳嗽喘憋,煩躁口渴,涕淚俱無,小便短黃,大便秘結。
舌脈:舌紅芒刺,苔黃糙,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瀉肺開閉。
基本方藥:麻杏石甘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主要組成:黃連3g、黃芩6g、大青葉6g、赤芍5g、梔子6g、炙麻黃3g、苦杏仁3g、生石膏10g(先煎)、水牛角8g(先煎)、玄參6g、蘆根6g、甘草3g,生薑2片。
加減:大便不通者,加全瓜蔞6g、大黃3g(後下);咳嗽重者,加款冬花6g、前胡6g;煩躁不安者,加鉤藤6g、白芍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對高熱不退、高熱驚厥、神昏譫語者,可選用牛黃清心散、安宮牛黃丸。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2.4外寒內飲證
主症:發熱惡寒,咳嗽,痰稀色白,或痰呈泡沫狀,煩躁,氣喘,胸滿,或不得平臥,或口乾不欲飲,或手足不溫。
舌脈:舌體胖大,舌質暗淡,苔白略膩,脈浮緊。
治法: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基本方藥:小青龍湯加減。
主要組成:生麻黃3g、桂枝4g、炙甘草3g、幹姜4g、細辛1.5g、五味子5g、法半夏4g、白芍6g、蒼術5g、陳皮5g、瓜蔞6g、浙貝母5g、款冬花5g、蜜紫苑5g。
加減:若兼有熱象而出現煩躁者,加生石膏10g(先煎)、黃芩6g;兼喉中痰鳴,加杏仁5g、射幹5g;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包煎)6g、蒼耳子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小青龍糖漿/顆粒,積食明顯選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2.5痰瘀互結證
主症:咳嗽,氣喘,痰稠色黃,或痰中帶血,胸悶或胸中煩熱,或胸痛,痛如針刺,大便幹結。
舌脈:舌質紅或瘀紫,苔黃膩,脈澀或數。
治法:清熱化痰,活血通絡。
基本方藥:清氣化痰丸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主要組成:陳皮6g、苦杏仁3g、枳殼5g、黃芩6g、全瓜蔞6g、茯苓6g、清半夏5g、桃仁5g、紅花5g、當歸6g、生地黃6g、川芎5g、桔梗6g、赤芍5g、甘草3g。
加減:胸悶者,加香附6g、鬱金5g;大便秘結者,加枳實5g、厚樸4g;食欲不振者,加麥芽5g、谷芽5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二陳丸、血府逐瘀片/膠囊。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3.危重症
參照相關診療方案積極給予現代醫學救治。
3.1心陽虛衰證
主症:面色蒼白,唇指紫紺,呼吸淺促、困難,四肢不溫,多汗,肋下痞塊,心悸動數,虛煩不安,神萎淡漠,小便減少。
舌脈:舌質淡紫,脈疾數、細弱欲絕,指紋紫滯。
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基本方藥: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
藥物組成:人參4g、附子5g、煅龍骨15g(先煎)、煅牡蠣15g(先煎)、白芍6g、炙甘草6g。
加減:面色唇舌青紫,右脅肋下癥塊明顯者,加當歸6g、紅花6g、丹參6g;呼吸不整或嘆息樣呼吸者,加山茱萸6g、炙麻黃3g、熟地黃6g。氣陽虛衰可用獨參湯或參附湯少量頻服以救急,還可用參附注射液靜脈滴注。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急煎頻服。
3.2邪陷厥陰證
主症:壯熱不退,口唇紫紺,氣促,喉間痰鳴,煩躁不安,譫語狂躁,神識昏迷,口噤項強,角弓反張,四肢抽搐。
舌脈:舌質紅絳,脈細數,指紋紫。
治法:清心開竅,平肝熄風。
基本方藥:羚角鉤藤湯合牛黃清心丸加減。
藥物組成:羚羊角片3g、鉤藤6g、菊花6g、生地黃6g、白芍6g、虎杖6g、黃芩6g、鬱金6g、浙貝母5g、生石膏10g(先煎)、生石決明6g、生甘草3g。
加減:抽搐者,加僵蠶6g、白蒺藜6g;痰多者,加天竺黃6g、膽南星5g、石菖蒲5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急煎頻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牛黃清心散、安宮牛黃丸、至寶丹。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4.恢復期
4.1陰虛肺熱證
主症:幹咳少痰,低熱盜汗,面色潮紅,五心煩熱。
舌脈:舌質紅乏津,舌苔花剝、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肺,潤肺止咳。
基本方藥:沙參麥冬湯合養陰清肺湯加減。
藥物組成:北沙參6g、麥冬4g、西洋參3g、五味子5g、生石膏6g(先煎)、淡竹葉5g、桑葉5g、蘆根6g、丹參6g、玄參5g、川貝1g、生甘草3g。
加減:反復低熱者,加青蒿6g、知母5g、黃芩6g;咳甚者,加桑白皮5g、百部5g、枇杷葉4g;幹咳不止者,加五味子5g、訶子5g;盜汗者,加煅龍骨9g(先煎)、煅牡蠣9g(先煎)、酸棗仁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蜜煉川貝枇杷膏、養陰清肺口服液/膏、生脈口服液、槐杞黃顆粒。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4.2肺脾氣虛證
主症:咳嗽無力,喉中痰鳴,面白少華,多汗,食欲不振,大便溏。
舌脈:舌質偏淡,舌苔薄白,脈細無力。
治法:補肺健脾,益氣化痰。
基本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藥物組成:太子參5g、炒白術3g、茯苓5g、炙甘草3g、法半夏3g、陳皮5g、木香3g(後下)、砂仁3g(後下)、黃芪5g、雞內金5g。
加減:虛汗多、動則汗出者,加煅龍骨9g(先煎)、煅牡蠣9g(先煎),或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咳嗽較甚加百部5g、紫菀5g、炙款冬花5g;納谷不香加炒谷芽5g、炒麥芽5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香砂六君子顆粒/丸、玉屏風顆粒、童康片、潞黨參口服液。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4.3氣虛血瘀證
主症:神疲乏力,氣短,動則益甚,顏面微浮,大便稀溏或便秘不暢,小便清。
舌脈:舌淡暗或有紫斑,脈沉澀。
治法:補氣活血。
基本方劑:四君子湯合桃紅四物湯。
藥物組成:黨參5g、白術4g、茯苓4g、桃仁5g、紅花5g、生地黃5g、當歸4g、白芍6g、川芎5g、生甘草3g。
加減:氣短明顯者,加黃芪5g、太子參5g、白術6g;不寐者,加五味子5g、酸棗仁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連服3-5天。
用法:3歲以下每日1/2劑,3-6歲每日1劑,6-9歲每日3/2劑,9歲以上每日2劑,均分3次口服。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黃芪顆粒、血府逐瘀片/膠囊等。根據情況選擇,按照説明書服用。
(二)中醫外治
1.推拿療法
(1)症見咳嗽
予清肺經、揉肺俞、揉膻中、點揉列缺。
(2)症見發熱
予開天門、清天河水、推坎宮、運太陽、點揉風池、清肺經。
(3)症見頭痛、鼻塞、流涕
予開天門、推坎宮、點揉迎香、揉太陽、點揉風池、掐揉耳後高骨。
(4)症見肌肉酸痛、惡風
予揉肺俞、清肺經、推膀胱經、點揉風池。
注意:相關操作需經中醫藥專業人員指導或培訓。
2.穴位敷貼
用於咳嗽症狀者。
藥物:寒性咳嗽將延胡索、炒白芥子、甘遂、細辛以3:1:1:0.5比例,熱性咳嗽將延胡索、黃芩、桑白皮、甘遂以3:3:3:1比例,分別共研為細末,生薑汁調製,放于敷料之上,大約直徑2-3cm、做成厚度為0.3cm的敷貼。
操作:可貼于患兒雙側肺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等穴,固定。每次敷貼時間為1-4h,連用3-5天。
注意:穴位貼敷請在醫療機構中進行。
3.耳穴療法
用於發熱、咳嗽症狀者。
耳穴取肺、咽喉、氣管、神門、三焦、內分泌等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日貼1次,雙耳交替貼壓。
注意:耳穴治療請在醫療機構中進行。
4.拔罐
用於肺部啰音較多及咳嗽較重者。
操作:患兒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膚,依據患兒身高及胖瘦程度,選直徑2.5-4.5cm的玻璃火罐,用閃火法拔于雙側肺俞穴及啰音密集處,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每個部位反復10次左右,酌情加減。對能耐受的患兒,閃罐後可在肺俞穴、脾俞穴、肺部羅音密集處(阿是穴)留罐10分鐘。
注意:拔罐治療請在醫療機構中進行,嬰幼兒需謹慎操作。(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