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據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旅遊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3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兩項指標達到了歷史峰值。
新晉“網紅”城市哈爾濱的熱度有增無減,還在繼續,且熱度將持續至春節假期。一路向北到“爾濱”,成為這個冬天最浪漫的事兒。更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東北的文旅産業。冰雪旅遊不僅為黑龍江創造了財富,也提升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信心。
陜西作為旅遊大省,近年來正積極打造萬億級現代文化旅遊産業體系。哈爾濱的爆火,也為陜西提供了啟示。
“旅遊迎春 休閒過年”——2024年新春旅遊休閒宣傳推廣活動啟動儀式 圖片來源陜西省文旅廳
“爾濱”做對了什麼?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多年來,哈爾濱深耕旅遊、精做冰雪,以冰雪大世界為核心,文、體、旅、工協同創新,打造冰雪全産業鏈,已成為全國冰雪經濟的翹楚。
從第25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到第36屆太陽島雪博會;從極地公園的“逃學企鵝”,到各大早市、菜市場、洗浴場所人頭攢動;從索菲亞教堂上空的“人造月亮”,到中央大街上鄂溫克、鄂倫春族文化展示……中央大街、太陽島雪博會、伏爾加莊園、禦馬匯、中華巴洛克等成為網紅打卡地,不斷引入新的活動、新設施、新項目,為遊客提供了高品質體驗。中國旅遊研究院1月5日發佈的“2024年冰雪旅遊十佳城市”中,哈爾濱位列榜首。哈爾濱産品豐度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文旅産業迎來質變。
而這質變的背後,不難發現黑龍江及哈爾濱對文旅産業發展的精準發力。比如其堅持冰雪經濟發展戰略定位,2022年3月,《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印發,指出要充分發揮冰雪資源優勢,著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持續釋放冰雪産業紅利,變“冷資源”為“熱經濟”。2022年5月,《哈爾濱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印發,借力後冬奧時代冰雪産業發展藍圖和國家戰略的加持,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此外,黑龍江高度重視文旅産業總品牌的引領。2023年,黑龍江省文旅廳圍繞“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總品牌,以“避暑勝地,清涼龍江”“冰雪之冠,童話龍江”為主題進行全國性推介。哈爾濱則持續擴大冰雪大世界品牌影響力和認可度的同時,並以冰雪大世界為軸心,不斷推動冰雪旅遊推陳出新,形成了旅遊産品多、項目全、業態豐、體驗滿的冰雪旅遊産業格局,在輔以全民“寵客”的優質服務,創造了哈爾濱冬季旅遊出圈。
中國·周原景區 攝影 陳丹
陜西借鑒什麼?
2022年,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印發《陜西省打造萬億級文化旅遊産業實施意見(2021—2025年)》。《意見》指出,力爭到2025年,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現代文化旅遊産業體系更加健全,産業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突破10%,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9億人次,建成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國際文化旅遊中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陜西要擦亮“三秦四季”文旅品牌,大力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打造商旅名街15條,遊客人數、旅遊收入分別增長8%、8.5%,文旅重點産業鏈年綜合收入達到8500億元。
面對打造萬億級文化旅遊産業的目標,陜西可基於“三千年文明看陜西”的歷史文化進行再整合、再創新,對省內頂流旅遊産業領域或旅遊景點等做“無限延展”。比如,策劃以周、秦、漢、唐四朝文化為主線的“跟著歷史遊陜西”系列旅遊線路。
文旅創意的背後是誠意,文旅産品的內核是人品。因此,陜西應打造與萬億級産業相匹配的文旅服務品牌,同時,在做法上要政府、企業與社會形成合心合力,做到與遊客面對面、心貼心的“靠前”服務,共同創造和維護以誠實守信為基石的旅遊環境。
此外,文旅傳播的“出梗”與網紅城市的“出圈”互為充分必要條件。持續性、多維度地進行文旅項目、特色産品、優質服務的推廣傳播,是讓旅遊迅速走紅、持續長虹的重要支撐。因此,陜西還應完善賦能萬億級産業所需的文旅傳播體系,用真材實料的旅遊體驗、真情實感的遊客感受,為文旅産業發展“造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