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週年 駐華外交官因“禾”而來
2024-06-06 09:36:5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2019年6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比什凱克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上提出重大倡議。倡議指出:“中方願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

  今年是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倡議5週年,6月5日下午,來自16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一行到訪楊淩示範區,首站來到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參觀,了解楊淩農業的發展歷史、科技創新以及國家合作成果。

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週年 駐華外交官因“禾”而來_fororder_圖片4

駐華外交官參觀完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後,合影留念

  2020年10月22日,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在楊淩揭牌。2022年9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各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明確“相關成員國支持利用中國楊淩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開展現代農業技術交流和培訓”。

  5年來,基地圍繞農業技術交流、人才培養、示範推廣、國際貿易等領域,全面深化同上合組織國家的交流合作,實現了從“單邊倡議”到“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到“現實圖景”的重大突破性進展。比如基地發起主辦上合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推動區域農業交流合作;推動召開首屆中國-中亞農業部長會議,構建了中國中亞農業交流合作機制等。

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週年 駐華外交官因“禾”而來_fororder_圖片5

駐華外交官參觀楊淩示範區培育的種子

  尤其在最具特色的援外培訓方面,基地承辦國家援外培訓項目163期,為130多個國家培養4600多名農業技術和管理人才;此外還上合組織國家培訓減貧人才300多人,圍繞節水灌溉、設施農業、土地荒漠化防治等主題策劃舉辦37期遠程農業技術培訓,3.7萬餘人次參與學習。

  參觀中,駐華外交官邂逅了“發展中國家現代養殖管理研修班”的來自阿富汗、古巴、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等國家的34位學員

  “通過什麼途徑報名參加培訓班?”“都有哪些課程?”“培訓班舉辦的週期是怎樣的?”……看到培訓班課堂的熱烈情況,迦納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弗朗西斯·奧博庫迫切地向工作人員了解援外培訓項目的相關信息。

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週年 駐華外交官因“禾”而來_fororder_圖片6

駐華外交官與各國學員交流

  農業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合作方向,農業發展的最大潛力在乾旱半乾旱地區。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模範,楊淩示範區肩負著推動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促進區域國家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的責任使命。

  5年來,基地建成10個境外農業科技園區,試驗示範110多個農作物優良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為當地農業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中國經驗”。

  比如吉爾吉斯斯坦農業科技示範園(比什凱克),推廣蘋果“專用授粉樹品種”以及“矮砧集約栽培模式”,較當地果園畝均增産300公斤;哈薩克斯坦糧油作物生産科技示範園(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創立“政府+銀行+企業+高校+農民”新型訂單農業模式,推廣種植小麥、油菜等農作物150萬畝;烏茲別克斯坦節水示範園(塔什幹),推廣中國節水灌溉技術和智慧水肥一體化設備,較當地設備節水50%,增産30%。

  “糧食問題是世界級難題,而中國一直致力於農業技術的共享,為更多國家創造了發展現代農業的機會。幾內亞和中國建交以來,在農業領域一直有很多合作。楊淩聚集了中國農業智慧,這裡的參訪讓我感到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幾內亞駐華外交官卡巴·依帕瑪·森昆説道。

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倡議五週年 駐華外交官因“禾”而來_fororder_圖片7

駐華外交官參觀楊淩示範區涉農産業相關産品

  未來,基地從以服務上合組織國家為主,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擴展,讓更多國家和地區共享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發展科技、人才、産業、經貿高地的機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