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
2024-06-08 09:51: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6月5日,乘著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倡議5週年的東風,來自10余個國家的駐華外交官走進楊淩示範區,感知中國旱地農業技術的最前沿脈搏,目睹遍及各國的農業合作碩果。最令人驚喜是,外交官們與楊淩示範區相關負責人、農業專家面對面,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田間國際座談會。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1

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何玲致辭

  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何玲向外交官們詳細介紹了楊淩示範區的發展情況。她表示,楊淩是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科技交相輝映的熱土,為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強化了戰略科技力量,為保障糧食和生態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為鄉村産業興旺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技術支撐;楊淩也是國際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窗口,相繼建成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平臺載體,先後派出73批次、190余名專家團隊促進農業技術交流互鑒,吸引麥肯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入區發展;楊淩示範區還是中國農業奧林匹克盛會——楊淩農高會的舉辦地,累計展示最新農業科技成果適用技術和項目超過19萬項。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2

陜西省政協委員,國際在線陜西分公司總經理、總編輯史佳介紹活動

  陜西省政協委員、國際在線陜西分公司總經理、總編輯史佳介紹了此次駐華外交官陜西行的目的和意義,並高度評價了楊淩在農業發展中的突出貢獻。他表示,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能夠促進國際社會對楊淩農業高科技的了解,進而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3

尼日利亞駐華使館公使歐可·烏切發言

  這些纍纍碩果,激起了外交官們強烈的好奇心和合作慾望,並積極發言提問交流。

  尼日利亞駐華使館公使歐可·烏切表示,應該如何圍繞楊淩的農産品和農業技術開展有效合作,比如借助於類似廣交會這樣的平臺,在此基礎上開展洽談。

  對此,楊淩示範區方面相關人員表示,楊淩農高會是中國的農業奧林匹克盛會,自1994年以來已舉辦了30屆,今年10月25日至29日在楊淩舉辦第31屆農高會,將展覽展示特色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裝備、産品等,舉辦會議論壇、農業技術諮詢培訓、涉農項目推介洽談等活動,歡迎各國組織企業參會、申請成為主賓國等。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4

柬埔寨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帕拉瑪發言

  柬埔寨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帕拉瑪對楊淩在農業科技方面的成就表示讚賞並説道:“柬中兩國始終堅持推動産能、農業、人文等六大優先領域的合作,今天來到楊淩示範區了解農業互聯互通,體驗未來新技術、新模式,非常期待與楊淩在農業領域分享經驗,探討合作可能。我認為,通過引進楊淩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可以極大地促進柬埔寨農業的發展。”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5

幾內亞駐華外交官卡巴·依帕瑪·森昆發言

  幾內亞駐華外交官卡巴·依帕瑪·森昆表示,農業一直是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想了解在中非尤其是中國與幾內亞之間留學生培養方面的合作信息。

  對此,楊淩示範區方面相關人員表示,借助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等高校平臺,楊淩通過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專題講座等,可為非洲各國培訓農業技術人才。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6

馬裡駐華使館二等參贊包卡利·包古姆

  主要負責經濟投資方面的工作馬裡駐華使館二等參贊包卡利·包古姆則想要結識楊淩示範區國際合作方面的負責人,希望楊淩示範區與馬裡的城市結對子開展農業合作,並期望能將合作擴展到其他領域。

  對此,楊淩示範區方面相關人員回復道:“非洲是楊淩下一步對外合作的重點方向,雙方可以建立聯繫,通過進一步了解相應的政策、對接農場和政府部門等措施,推進具體項目的洽談合作。”

“‘禾’作共贏” 駐華外交官在楊淩共赴一場田間國際座談會_fororder_圖片7

座談會後,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外交官們聽到回復後,更加堅信了與楊淩示範區在農業領域開展合作的信心,並表示將把在楊淩示範區的所見所聞帶回國,並與周邊國家進行信息互通,讓此次座談會更加務實且富有成效。

  田間國際座談會的成功舉行,是“‘禾’作共贏”的美好開端。

  外交官們在楊淩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看到了中國農業的未來,也看到了全球農業合作的光明前景。可以相信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楊淩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書寫農業發展的新篇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