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外籍專家走進神木 在石峁遺址讀懂中華文明
2024-10-17 21:31: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張雨晨):10月17日,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10國外籍專家走進石峁遺址和石峁博物館,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歷史,體會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

十國外籍專家走進神木 在石峁遺址讀懂中華文明

外籍專家打卡石峁博物館

  遠看是山,近看為城。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研究對象之一,位於榆林神木的石峁遺址被譽為一項“石破天驚”的重大考古發現。

  石峁遺址城內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內有城防設施、工事建築、大型墓地及手工業作坊等遺跡,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彩繪壁畫等珍貴文物,反映著4000年前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十國外籍專家走進神木 在石峁遺址讀懂中華文明

石峁遺址

  在石峁博物館內,展出的精美玉器、獨特的陶器、動物頭骨等文物映入眼簾,聆聽著講解員的生動講解,外籍專家們透過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看到石峁人在建築技藝、藝術創作、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組織等方面的非凡智慧與才能。

  “真的匪夷所思,難以想像在4000多年前,黃土高原上就已經有了如此規模龐大的城市,而且出土的這些陶器是如此的精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法國籍專家蘇瑾萱説道。

十國外籍專家走進神木 在石峁遺址讀懂中華文明

外籍專家在石峁博物館參觀

十國外籍專家走進神木 在石峁遺址讀懂中華文明

石峁博物館鎮館之寶——“神面紋石雕”

  在石峁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的“神面紋石雕”,吸引了外籍專家們的目光。這件石雕長達2.5米,重1噸以上,出土于大臺基南護墻的墻基部位。結合皇城臺出土的陶鷹,考古專家推測該石雕可能也具有表意功能,生動展現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與價值追求。

  “石峁遺址向我們展示了4000年前人們的社會結構和經濟體系,這是非常有價值、非常有趣的。”在參觀完石峁遺址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墨西哥籍專家伊維特表示,這座遺址不僅展示了古代中國的輝煌和繁榮,更揭示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每一處遺跡、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訴説著過去的故事,讓她深感震撼。同時,也讓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性。

  在厚重的黃土高原之上,4000年前的歲月仿佛是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石峁的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一座宏偉的城池,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文明。

  如今,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石峁遺址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緩緩甦醒。中華文明何以走出一條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綿延不絕的道路?石峁遺址通過這些藏在石頭裏的“秘密”,為後人埋下了答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