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塞上靖邊五穀豐登,處處“豐”景宜人。豐收時節,靖邊縣龍洲鎮新窯梁村顆粒飽滿的谷穗彎下了腰,伴隨著秋風搖曳,陣陣谷香撲面而來,收穫的喜悅溢滿田間地頭。
“畝産大概在800至900斤,一斤賣8元至10元,畝收入可觀。”新窯梁村小米種植戶宋丙英説。新窯梁村小米種植僅僅是龍洲鎮發展小米産業的一個縮影。今年,該鎮向種植戶免費發放谷種“米谷二號”3500斤,補貼專用有機肥840噸,實施7000畝“龍洲小米”種植項目,併為轄區內1萬畝穀子購買了農作物種植保險。
農民采收穀子
“我鎮打造了萬畝有機小米種植基地,推出高端小米産品,打造高端小米産品品牌,爭取更大的收益。同時,我們將龍洲小米納入全市小米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中。”龍洲鎮黨委書記杜虎斌介紹道。
同一時間,高家溝便民服務中心王沙灣村的200畝穀子基地內,沉甸甸的谷穗也為當地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今年,為了探索農業發展的新路徑、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收入,該村支委會議研究,由支部帶頭示範並流轉土地200畝,推廣種植穀子。
顆粒飽滿的谷穗
“今年穀子長勢特別好,畝産可達800斤左右,可實現經濟效益56萬元。”高家溝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白朝澤説,在這個示範基地的帶動下,王沙灣村將繼續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大力流轉土地,抱團發展特色種植産業,進一步優化配置土地資源,轉變原來粗放式生産觀念和模式,提高生産效率和管理水準,增加村民經濟收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連日來,靖邊大地豐收忙,收穫的喜悅從田間蔓延至農民的心間。(文/圖 白淩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