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倉頡廟我不僅看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文脈,也看到了諸多文物古跡保護、古樹保護的豐碩成果。”來自長安大學未來交通學院的國際觀察員董帥均説道。11月28日,14位國際觀察員齊聚陜西白水,在倉頡廟共同解碼漢字起源,探尋千年古柏生生不息的奧秘。
講解人員為國際觀察員介紹倉頡廟的歷史文化
倉頡,傳説中的漢字創造者,被尊為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廟的建立,正是為了緬懷與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化先賢。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國際觀察員們步入倉頡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棵參天的千年古柏,它們巍然屹立,枝繁葉茂,仿佛是時間的守護者,靜靜地訴説著倉頡廟的悠久歷史。
講解人員介紹漢字的起源
在參觀過程中,國際觀察員們了解到倉頡廟不僅是一座祭祀倉頡的聖地,更是一個展示漢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平臺。廟內設有多個展廳,通過豐富的文物、圖片、文字資料以及多媒體展示,全面而生動地展現了漢字的起源、演變和發展歷程。國際觀察員深刻感受到了漢字的獨特魅力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倉頡廟裏的倉頡手植柏
在倉頡廟的深處,國際觀察員們被一棵古樹所吸引——這便是傳説中的倉頡手植柏。“這棵樹為什麼能存活五千多年”“平時採取什麼樣的古樹保護措施”“如果古樹生病了怎麼辦?”國際觀察員們發出連連疑問,這不僅展現出他們對古樹生命力的感嘆,還體現了他們對古樹保護工作的關注。
倉頡廟裏的千年古柏 攝影 彭一鵬
據了解,白水縣始終把古樹保護作為重點工作,制定《白水縣古樹名木保護實施方案》,同時,開通舉報熱線,搭建起公眾參與保護的橋梁,按照“一樹一檔”的精細化管理原則,全縣178株古樹被逐一挂上保護牌,為古樹的生命安全築起了堅實的防線。其次,為更好地落實古樹保護措施,白水縣明確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養護責任人,建立檔案管理網絡體系;定期開展古柏群防風、防雷、防火、防人為破壞、防病蟲害監測;編制、出版白水古樹名木畫冊,宣傳古樹文化等,讓古樹煥發生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業大學的古樹保護專家組受邀而至,為廟內的古樹進行了全方位的健康體檢,並針對倉頡手植柏這一瑰寶,量身定制了“一樹一策”的保護方案。如今,廟內監控探頭、避雷針、熱成像設備、病蟲害監測儀等現代科技設施一應俱全,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著古柏的生長狀況,實現了對古樹保護的精準化、智慧化升級。一系列科學而週密的保護措施,不僅體現了白水縣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決心與行動,也讓見證歷史的“活化石”枝繁葉茂,代代相傳。
“作為外國人,我覺得學習漢字是很大的挑戰,但今天通過了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這激發了我努力學習漢字的決心。同時,剛才講解人員介紹了對古樹的保護,一開始我對這些樹能活幾千年感到難以置信,但是聽完講解後,我明白了這些樹為什麼能活這麼久,是因為有專業的保護措施,這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承至關重要。”來自孟加拉國的國際觀察員孟星説道。(文/陳丹 圖/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