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佈會,據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陳康介紹,今年 1 至 11 月,渭南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同比顯著下降 43.24%,損失數同比下降 40%,而挽回損失數同比大幅上升 186.9%,成功實現“發案、損失雙下降,挽損力度再上升”的良好局面,切實守護了人民群眾的財産安全。
發佈會現場
在宣傳防範領域,渭南市公安局積極拓展預警數據來源,提高預警指令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依託96110預警系統,7*24小時開展電話預警。今年以來,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共向全市疑似受騙群眾撥打預警電話70.6萬個,發送預警信息70.6萬條,成功勸阻22.93萬人,避免群眾損失1186.9萬餘元。同時,壓實一線民警上門勸阻責任,建立責任倒查閉環管理機制,確保預後被騙零發生。今年以來,共累計見面勸阻群眾4308人次,避免群眾損失847.4萬餘元,多次成功勸阻挽回大額損失,先後3次被部、省紅字通報表揚,資金預警工作成效顯著。此外,不斷深入開展網絡媒體平臺線上宣傳和街道社區線下宣傳工作,先後組織開展了“全民反詐集中宣傳月”、“5.17世界電信日集中宣傳”、“無詐社區創建”、“大秦反詐·守護萬家”系列直播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公安機關通過持續發佈警情通報、預警提示,製作反詐防騙系列短視頻,特別是針對易受騙群體開展精準宣傳,組織反詐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等活動,有效提升群眾識騙防詐能力。
全市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治、以打促防,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深入開展“雲劍”、“斷卡·獵鼠”、“斷流”等專項行動,集中攻堅一批大案要案,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持續組織區域會戰,發起集群戰役,嚴厲打擊引流推廣、轉賬洗錢、技術開發等犯罪團夥,堅決切斷犯罪關鍵鏈條。各地綜合採取多種措施,深挖徹查重點線索,全力攻堅大要案件,全鏈條摧毀犯罪團夥,取得突出戰果。今年以來,全市共成功偵辦公安部督辦案件1起、省公安廳督辦案件9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案件4起、全省集群戰役案件2起。特別是在偵辦富平“2023∙7∙17”成某被詐騙案中,精準確定境外詐騙團夥窩點,在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下,首次開展出境警務協作工作,並取得成功。
陳康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組織各金融機構堵截異常開戶行為293起,櫃面阻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5起,幫助群眾挽回損失785.66萬元;各通訊運營商累計封停沉默卡、高頻呼叫卡、漫遊高危地卡10余萬張;公安機關聯合通訊運營商通過警企協作,抓獲犯罪嫌疑人805名。10月以來,通過警銀快速協作機制共攔截涉詐資金494.12萬元。
在資金返還方面,全市公安機關堅持追贓挽損與偵查破案並重原則,大力開展資金返還會戰等專項行動。今年共為群眾返還被騙資金 2518.02 萬元。通過部署涉案資金偵查打擊返還會戰行動,梳理摸底、完善手續,為資金返還工作奠定基礎;成立專班推進全國涉案資金集中返還專項工作,累計返還群眾涉案資金 237 萬元;強化案件緊急止付機制,快速挽回群眾損失 2000 余萬元。(文/圖 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