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最佳實踐案例” 陜西自貿試驗區為高品質發展“精準助力”
2024-12-23 16:09: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王菲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自貿試驗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創新案例則是這“田”裏能結出“收穫”的秧苗。

  12月5日,由陜西省自貿辦主辦的2024年度“最佳實踐案例”專家評審會在西安舉行,從31個入圍案例中評選出16個“最佳實踐案例”,並將在全省複製推廣。

  此次“最佳實踐案例”評選活動共收到102個改革創新案例,涵蓋了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改革創新、人文交流合作、産業高品質發展和開放通道建設等領域。而評選出的16個“最佳實踐案例”具有創新性強、市場反映好、系統集成性高等特點。

解讀“最佳實踐案例” 陜西自貿試驗區為高品質發展“精準助力”

西安國際港碼頭

  跨境貿易是重頭戲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主要市場增長動能弱等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確保對外貿易發展整體保持品質提升、數量穩定的良好發展勢頭極為重要。在16個“最佳實踐案例”中,促進貿易轉型升級的案例數最多,足見陜西自貿試驗區對促進進出口質穩量升的重視。

  其中,《持續開展通關領域集成創新 著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聚焦通關便利化,採取“智慧化”建設、“一體化”監管、“精準化”保障、“機制化”合作、“泛在化”服務等舉措,使出口通關時效縮短50%,綜合運輸成本降低15%以上;《創新出口貨物區港一體化監管新模式》瞄準中歐班列國際運輸效率提升,推出出口貨物區港一體化監管模式,實現“安檢前置、區港聯動,抵港直裝”,貨物出區時間由原來的2天以上壓縮至2小時內,出口通關時效從1.6小時降到0.8小時;《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三類業務 “一站式”通關新模式》通過實施三類業務“一站式”通關,打造西北地區郵政物流貿易便利化通道。

  通關便利一直是外貿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這三項案例均以“通關提速、成本減負”為目標,為外貿企業創造一個更加高效、便捷、可預期的通關環境。

      《創新“跨境電商+AI”模式 助力外貿高品質發展》則將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跨境電商産業,利用AI進行市場分析、圖文處理、輔助管理、數據分析,助力跨境電商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降低運營成本、優化供應鏈條、降低合規風險。

  在陜西開放發展的進程中,高品質對外貿易自然是重頭戲。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陜西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進一步密植制度創新“林帶”,將有效降低跨境商品運輸和交易成本,給企業降本增效帶來紅利。

解讀“最佳實踐案例” 陜西自貿試驗區為高品質發展“精準助力”

秦漢新城探索建立“企業寧靜日”制度

  營商環境頗有新意

  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微生態”,需要持續不斷的“微更新”和“微修復”。從“微信辦照”開始,陜西自貿試驗區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的步伐不曾停止。

  此次“最佳實踐案例”中,“企業寧靜日”的提法令人眼前一亮。《探索“企業寧靜日”執法檢查新模式 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按照“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工作原則,簡化執法事項總量和頻次,實施階梯式監管和規範化執法,讓企業靜下心來專注經營和發展。

  “企業寧靜日”執法檢查新模式的實施,進一步提高檢查成效、減少檢查頻次,進而實現營商環境再優化。截至2024年8月,秦漢新城功能區各部門涉企日常共合併檢查286家企業,迎檢次數同比普遍下降10次以上,併為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均懸挂紅綠牌。

  不讓“檢查”成為企業發展的“干擾項”,不以“服務”的名義給企業加負擔,在追求創新之外,“企業寧靜日”是陜西自貿試驗區回歸營商環境本源的體現。

解讀“最佳實踐案例” 陜西自貿試驗區為高品質發展“精準助力”

楊淩智慧農業示範園

  “農業自貿”不止于“農”

  作為唯一一個以推動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為主要特色的自貿片區,陜西自貿試驗區楊淩片區孕育了特色鮮明的“農業自貿”。此外,結合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等重大倡議,使陜西自貿試驗區具備了參與世界治理的機遇和能力。

  《探索國際農業合作交流新機制 以培訓助推全球減貧進程》是陜西自貿試驗區楊淩片區聚焦“交流、培訓、示範”的功能定位,通過加強國際交流、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培訓模式、做優示範推廣,進一步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交流合作,持續開展農業人才培訓和農技示範推廣,為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更好助力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國際農業合作具有相當廣泛的示現實意義,比如拓展國際交流範圍,建設國際性培訓平臺和國際科研創新合作平臺,為我國強化對外開放形象、助力其他領域國際合作等起到示範作用;再比如建設境外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制定農作物生産標準,可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再加一道保障。

  自掛牌以來,陜西自貿試驗區緊盯“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使命,緊扣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在制度創新上與經濟形勢接軌、與發展所需同頻。此次評選出的16個“最佳實踐案例”,再次證明了陜西自貿試驗區在陜西高品質發展中的“智慧中樞”作用。(圖 陜西自貿試驗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