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陜西 “遊”中體驗
2025-01-21 09:11:47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文化陜西 “遊”中體驗

1月9日,遊客在西安博物院參觀。

  陜西,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産,不斷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近年來,陜西各地不斷創新,推出各類文博活動和文創産品,全方位繼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博物館的沉浸式展覽到創意十足的文創産品,從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到文旅融合的深度體驗,陜西正以持續煥新的文旅體驗激活消費潛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近日,記者走進多家博物館和文創店,感受文博遊中的文化陜西。

  觀展覽 穿越古今

  1月9日,西安博物院“探長安——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展廳內,9歲的赫昕雅指著一塊封泥問母親:“這是做什麼的呀?”

  “我帶孩子來博物館,主要是想讓她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赫昕雅的母親賀女士説,“我們還意外地看到了考古展,這是一次很新奇的體驗。”

  “探長安——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通過280余件(組)精品文物,展示了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從1994年至2024年30年間的考古成果,通過“魚化寨遺址”“少陵原十六國大墓”“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等30余個西安地區重要考古發現,串聯起西安的歷史脈絡。

  策展人陳斯文介紹,此次展覽既是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不僅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成就以及科學研究和文物保護取得的成果,還展現了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30日,“四海一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文化展”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展品百餘件,以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為脈絡,展出絲路沿線各國的精美文化藝術品,增強了觀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韆鞦七賢莊——八路軍駐陜辦事處史實展”雲展覽于近日上線。遊客可通過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微信公眾號參觀該展覽,感受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對展廳的立體掃描,雲展覽復刻了線下展廳的內容、場景,採用模擬真實參觀場景的設計,還原線下最佳觀展路線和觀展位置。遊客在進入虛擬場景後,可根據畫面提示和路線指引標識進行自主漫遊,體驗場景導覽、視角切換、語音解説等功能,也可以在數智人“璐璐”的帶領下,多維度、全方位地觀展。

  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多家體現三秦大地歷史文化底蘊的博物館,近日也進行了展覽上新。

  賞文創 觸摸歷史

  1月9日,來自上海的遊客江文霖在大唐不夜城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店挑選文創産品。江文霖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就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小金碗”。

  江文霖口中的“小金碗”,是以唐鴛鴦蓮瓣紋金碗為原型的冰箱貼。除了“小金碗”,她還購入了杜虎符、赤金走龍等造型的文創産品。

  在陜西各博物館推出的眾多文創産品中,不乏風靡網絡的“爆款”,如剛推出就引發搶購熱潮的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挂飾、長安有故里鐳射燙金明信片,讓人親自體驗考古樂趣的兵馬俑考古盲盒,將學術性和科普性融于一身的“日曆書”——《2025陜博日曆·秦業昭昭》等。琳琅滿目的文創産品,不僅彰顯了文物深厚的歷史內涵,還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傳播了陜西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近年來,陜西文創産業發展迅速。陜西深入實施“博物館+”策略,整合文物資源,與多行業跨界合作,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生活。陜西依託多家國家和省級文創産業試點文博單位,每年開發受市場歡迎、大眾喜愛的文創産品400餘款,市場認可度逐漸攀升。

  乘著“新國潮”破圈的勢頭,陜西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讓文物“活”起來,陜西文創産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1月9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創店,不少遊客在挑選文創産品。銷售人員表示,目前,最暢銷的文創産品是以各類文物為原型的冰箱貼。

  “打卡”博物館正在成為旅遊新風尚。而將文創産品帶回家,已成為人們進行深度文化旅遊的選擇之一。( 文/圖 陜西日報記者 趙茁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