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持續火熱
春節假期,陜西消費市場活躍旺盛,商品銷售亮點突出,餐飲消費持續升溫。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570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25.83億元,同比增長3.6%。
促銷活動豐富多彩。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商務廳聯合文化旅遊、體育等部門和各市(區),聯動開展2025年“秦樂購”迎新春千企萬店促消費系列活動。渭南、榆林、延安、漢中、安康等市發放電子消費券4960萬元。
商品銷售亮點突出。重點商超銷售火爆,永輝超市、盒馬、漢中桃心島、咸陽世紀金花等銷售額漲幅均超兩成。煙酒、糧油食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8%、18.53%。通訊器材、家電類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7.7%、35%。各地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1月28日至2月3日,全省家電以舊換新4.28萬台、3C數碼産品購新9.06萬部,帶動消費3.83億元。
餐飲消費持續升溫。全省監測餐飲樣本企業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7.07%。其中,外賣同比增長20.32%。
文旅市場活力迸發
2月5日,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春節期間,全省重點監測的51個重點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791.3萬人次,同比增長3.11%;旅遊經營收入44632.56萬元,同比增長6.26%。
傳統熱門景區火爆依舊。以鄉村旅遊為主打品牌,袁家村景區和中華郡景區,春節假期分別接待遊客123.2萬人次和114.8萬人次,穩居全省接待遊客人次數前兩位。
西安打造“非遺+商場+街區”消費新模式,“非遺年俗”“美食購物”“燈會演藝”“文博研學”“旅遊休閒”“文化惠民”等六大類173項新春年俗文旅活動多點開花。大唐芙蓉園、西安城墻、大明宮三大景區接待遊客84.76萬人次。
在榆林火熱舉行的全國秧歌展演,吸引了全國35支秧歌隊和4支國外舞蹈隊同場競藝,帶動國內遊客增長9%。“陜北榆林過大年”“全國秧歌展演”話題分別登上微博全國、抖音陜西熱搜,不僅讓傳統秧歌的影響力充分彰顯,還成為陜西春節旅遊新的增長點。“延安過大年”活動吸引周邊省份遊客紛紛來延安過大年,國內遊客同比增長8.37%。
2月4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春節假期,全省文博單位共接待觀眾736.35萬人次,同比增長0.38%。數據顯示,陜西省直屬文博單位共接待觀眾74.12萬人次。其中,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觀眾15.85萬人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觀眾46.79萬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館接待觀眾6.15萬人次,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接待觀眾1.40萬人次,陜西考古博物館接待觀眾3.93萬人次。
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順暢
2月5日,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截至當日,2025年春運全省綜合運輸已累計運送旅客2077.28萬人次。
春節假期,全省綜合運輸累計運送旅客697.14萬人次。其中,鐵路、道路、民航、水路分別累計發送旅客337.78萬人次、230.61萬人次、123.44萬人次、5.31萬人次。
在路網方面,全省高速公路累計車流量3576.57萬輛,日均162.6萬輛,同比增長5.8%。其中,客車、小型客車、貨車日均分別為147.5萬輛、146.4萬輛、15.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5.3%、10.8%。
2月5日,記者從陜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獲悉:春節假期,陜西邊檢總站共查驗出入境人員4.7萬餘人次、出入境航班330余架次,同比分別增長78%和92%。單日最高客流量出現在1月31日,達6700余人次。
西安口岸出境人員超2.4萬人次,同比增長70%。旅客外出主要以旅遊、就業為主,泰國、日本、新加坡為排名前三的目的地國家。
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體驗春節習俗,感受文化魅力。據統計,西安機場口岸入境外國人2000余人次,同比增長87%。
2月5日,記者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鐵路局”)獲悉: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西安鐵路局日均發送旅客42.2萬人,累計發送旅客超過330萬人次。
西安鐵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該局通過增設移動服務崗,設定專用候車區和專用通道,全力保障“大客流”運輸秩序良好。
春節假期,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共起降航班7622架次、運送旅客114.74萬人次,日均起降航班953架次、運送旅客14.3萬人次。其中,起降國際(地區)航班391架次、運送旅客4.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7.1%和67.9%。
“今年春節客運市場整體呈現節前客流高峰明顯前移,春節期間持續高位增長的特點。2月2日至4日連續3天單日客運量超15萬人次,2月4日達到單日最高峰15.3萬人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經理張璇説。
2月5日,記者從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獲悉:1月28日至2月4日,西安地鐵線網運送乘客2515.9萬人次,日均客運量314.5萬人次,運行圖兌現率、列車正點率均為100%,客運總量及客流強度均位居全國前列。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假期,西安地鐵延長2號線、3號線、4號線、8號(環)線、14號線末班車時間,優化峰期時段、加開備用列車。西安地鐵2號線首班車前共加開列車7列次,23時30分後西安北站共開行列車58列次,收車時間最晚延長至次日1時23分。
2月4日,記者從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西安公安交警春節假期全員堅守崗位,全力保障市民群眾出行安全暢通。
西安公安交警嚴查酒駕醉駕,及時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1月28日至2月3日共查處酒駕32例,其中飲酒駕駛15例、醉酒駕駛17例。
西安公安交警協調開設臨時停車區域100余處,增加臨時停車泊位1.8萬餘個。西安交警數字人“永安君”聚焦群眾出行熱點問題,提供24小時“不打烊”在線諮詢服務。
西安公安交警提前對主城區的138處信號燈啟動“節假日模式”。1月28日至2月2日,信號燈日均單路口調控56次41小時,日均啟動區域緩堵預案15次135小時,全市平均車速較節前提升14.6%。
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2月5日,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春節假期,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全力做好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各項工作,全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省應急管理廳聚焦城區、景區、小區等重點區域,煙花爆竹、消防、燃氣等重點領域,春節假期外出、返程人員高峰及低溫雨雪天氣等重點時段,加強隱患排查、警示提醒和協調聯動,紮實細緻做好春節假期安全防範工作。省安委辦派出4個巡查督導組,分片區對全省春節期間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及防範工作開展巡查督導。各市(區)組建11個專家指導組,檢查幫扶114個縣(區)、215個轄區監管部門、846個生産經營企業單位及點位,共排查問題隱患2000余項。省應急管理廳每日跟蹤督辦,督促行業部門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問題隱患排查到位、政企整改責任壓實到位、排險除患措施到位。
2月5日,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春節假期,陜西公安機關狠抓各項安保措施落實,確保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啟動“情指行”一體化運行機制安保模式,累計投入巡防警力18.5萬餘人次,全面加強繁華商業街區、機場車站、公交地鐵、旅遊景區等重點部位、人員密集場所和治安複雜區域巡邏防控,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省110接報刑事警情、治安警情數量環比分別下降56%和30%,未發生較大刑事、治安案件。針對春節假期大型活動和來陜遊客數量增加的實際,強化現場管控和交通疏導,確保全省224場大型活動安全順利舉行,各主要景區安全有序,未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西安各級公安機關共投入警力3.8萬餘人次、巡邏車6706車次。截至2月4日,全市接警量同比下降13.8%,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全市公安機關共處置涉旅糾紛163起,服務救助遊客4328人次。對於人流密集景區,西安公安分級管控,共出動警力1.6萬人次,與武警、文旅、城管、應急等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公安+綜治+武警”聯勤聯防模式有效開展。
2月5日,記者從國網陜西電力獲悉:春節期間,陜西電網運行平穩,電網最大負荷3173萬千瓦,全網日均用電量6.64億千瓦時。
針對當季電網運行特點,國網陜西電力各級運維檢修部門加強輸變配電設備巡視檢查和運行監控,提前在微地形、微氣象等易發生覆冰的位置部署觀冰哨點,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確保設備設施運行正常,重要場所、重點景區安全可靠供電。
春節期間,國網陜西電力共安排生産值班人員5376人、搶修人員5735人、搶修車輛1162輛、發電車199輛、發電機534台,圓滿完成春節假期保供電任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