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至,全球年味濃。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流傳久遠的共享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醒目符號。2024年12月4日,當“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標誌著這一中國傳統節日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産。
從“傳統節日”到“非物質文化遺産”,從“中國年”到“世界年”,隨著春節文化在全球的傳播,這個象徵著團圓、和諧的節日,不僅成為了中國的盛事,也逐漸走向了全世界。
多語種海外推廣渭南美食
非遺煥彩 圈粉全球
剪紙、蒸花饃、貼年畫、逛燈會、趕大集……為慶祝首個非遺版春節,陜西渭南各地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新春活動,讓市民遊客在濃濃年味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度過了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新春佳節。
為對外講好渭南故事,將春節濃厚的文化氛圍傳播至全球,讓海內外網友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與深厚底蘊,“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語種傳播平臺積極策劃,用好用活在渭外國人,精心組織開展春節文化國際傳播工作,發揮平臺多語種優勢、借助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等海內外平臺,通過軟性表達、親切視角有序釋放春節策劃産品,與世界共享濃郁中國味的文化盛宴。
國際在線Amazingchina\中阿之窗、中拉之窗、中法之窗\IPChina等海外社交平臺賬號推廣渭南花饃
春節蒸花膜,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一捏一塑間,“拿捏”住的不僅是中國年的浪漫,更有海外網友對中國傳統技法的好奇心。
“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語種傳播平臺聯合國際在線Amazingchina\中阿之窗、中拉之窗、中法之窗\IP China等海外社交平臺賬號,採用英語、阿拉伯語、拉丁語、法語等語種,將一個個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自然大方,精巧可愛的渭南面花,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傳向全球,讓海外網友從傳統技藝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其中,【非遺裏的春節】臨近春節,陜西又來搞“花活”了/春節限定!渭南面花:傳統手藝裏的新年祝福等帖文,單篇流量突破10萬+。
中國駐愛丁堡大使館點讚渭南非遺過大年內容
此外,有一種年味兒叫趕大集;黃河岸邊過大年,渭南各地新春文旅活動精彩來襲;跟著渭南非遺過大年!你要的“年味兒”來了!Get新年最潮之旅,中華郡開啟非遺狂歡;春節嗨不停!來渭南過大年等內容,更是讓海外網友過足了眼癮,雲上解碼中國年味兒、感受渭南“非遺”魅力。
舌尖美味 香飄世界
渭南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其獨特而悠久的飲食文化,不僅讓它在陜西享有盛名,更使得其在全國也頗有名氣。春節期間,“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全球多語種傳播平臺以【新春尋“渭”記】為題,創作拍攝了一系列與渭南美食相關的美食作品。大荔帶把肘子、八寶飯、小米蒸雞、粉蒸肉等一碗碗藏著渭南人鄉愁記憶的美食被一一呈現,熱氣騰騰的中國美食通過一篇篇精美帖文,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年。
其中,過年蒸碗吃什麼?軟糯鮮香的小米蒸雞別有一番風味;過年必備!一碗八寶飯甜蜜你的一整年;非遺花饃,蒸出濃濃年味等視頻,通過小切口的題材細分、創作過程的互動反饋,讓許多網友紛紛點讚轉發評論。
“聞起來很香!”“看著很誘人。”海外網友對渭南美食的真摯讚美,是渭南美食走向世界的生動呈現。
年集一開,渭南的年味兒就撲面而來了。小年這天,在渭南的集市上,來自蘇丹、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國際學生紛紛開啟“逛吃買”模式。新鮮蔬果、美味肉食、特色小吃,豐富多樣的中國年貨,人群熙攘的年集市場,讓這些身居異國他鄉的外國友人,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他們塞得滿滿噹噹的手機相冊和手中各式各樣的年貨産品正向世界展示一個活力渭南、精彩中國。
央視頻推廣發佈 留陜過大年-國際留學生的渭南年
“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我和朋友一起去趕集,感覺非常熱鬧、人們很熱情,東西很好吃。”來自蘇丹的百臥説道。
春節期間,This is weinan 海外社交賬號還積極與國內城市外宣賬號聯動,以“#SpringFestivaloneFamily #ChineseNewYear2025 #SpringFestivalGifts#SpringFestival #ChinaCulture”為話題,聯合河北、河南、黑龍江、山東、江蘇、陜西等全國100余家官方賬號,發揮多語種傳播優勢,通過圖文、影像等多元化內容,有點有面、有聲有色講好中國年味故事,以矩陣式提升宣傳效力,切實增強海外社媒覆蓋面和影響力。截至目前,聯動覆蓋網友1000萬+,瀏覽量達200萬+。
部分官方賬號聯動截圖
春節,正成為連接世界的文化紐帶,讓和平、和睦、和諧的價值理念在全球傳遞,讓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在世界舞臺上綻放。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渭南正以其獨特的風采和魅力,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感動!(文 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