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DeepSeek發佈後,使用昇騰全棧技術架構的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第一時間完成適配,在教育科研、智慧客服、智慧辦公、醫療健康、內容創作 經營問數等場景實現高性能推理、靈活部署和開箱即用。”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技術負責人介紹道。
在DeepSeek大模型、Manus AI智慧體等持續爆火並加速産業重構的當下,西安也在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攻關、迭代升級、場景應用和生態培育。3月12日,記者來到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創新發展中心”),通過了解項目運營情況。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技術負責人介紹中心運營情況 攝影 柳洪華
據了解,作為人工智能生態産業平臺,創新發展中心項目分兩個模組建設實施,其中模組一主要建設AI算力500P、HPC算力8P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佔地10畝,于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上線運營;模組二主要建設高層産業研發中心,主要服務於人工智能産業相關企業在本地的規模入駐,並提供聚集院士工作站、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企業的配套基礎設施。
目前,創新發展中心已為212家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業提供算力服務,算力使用率達90%,連結生態夥伴超過300家。此外,創新發展中心已孵化近300個AI解決方案,涵蓋遙感、製造、醫療、教育、文旅、交通、農業、金融、能源、政府等行業;同時已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聖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工業巡檢大模型實驗室等,推動産業聚合。
“對於我們做工業大模型來説,只有在訓練的時候才會調用算力,如果我們企業自己部署算力的話成本太大,借用創新發展中心的算力可以實現靈活租用。”西安聖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瞳科技”)市場部總監王啟東介紹説。
專注于工業領域AI大模型創新的聖瞳科技始終致力於打造新一代工業巡檢大模型,其發佈的聖瞳科技智巡多模態大模可在發電、礦山、化工、製造等多個場景下應用,為工業智慧化進程注入了新動力。
“我們的算力賦能了能源、電力、特色農業等陜西支柱産業,促進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技術負責人説。
讓早晚高峰交通更順暢、讓獼猴桃種植更“智慧”、讓工業巡檢更安全……憑藉在科研、人才、算力、應用場景及産業佈局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西安,無疑是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理想之城”。
中航創世機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學術經理王偉介紹産品 攝影 柳洪華
“公司聚焦‘1+2+5+N’戰略,以機器人、人工智能、航空為技術核心,在養老護理、醫療康復、職工健康等領域持續發力,形成了智慧護理機器人等N個軟硬體産品。”在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中航創世機器人(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創世”)財務總監蘇銀向記者介紹,目前産品已進入全國30個省100多個城市500余家醫院,合作醫院超3000家,服務患者數百萬人次。
2013年,碑林區與西安市科技局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10所高校,沿友誼路建設“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這也成為了碑林區盤活科教資源、激活創新生態,做實科技成果轉化高地的關鍵轉捩點。2022年6月,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啟動建設,重點培育“從0到1”的硬科技研發産業。
作為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孵化的典型代表,中航創世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在人機工程、生物電子、機器人控制等13個領域擁有上百項專利佈局,在國內智慧康復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2024年,中航創世産品在俄羅斯銷售,邁出了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步。
目前,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已建立了“一軸三區七大創新圈”的空間架構,圍繞航空航天、智慧製造、智慧建造、數字創意等“6+1”硬科技産業,貫通了“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産業落地”的全鏈條。
2024年,碑林區從駐區高校院所徵集儲備158項應用技術研發項目,立項56項,推進30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與企業對接,新註冊11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一項項創新好技術不斷變成一個個市場好産品,這就是碑林區做優“千億級實力城區”的底氣,西安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産業強、經濟強的動能。
在科技持續爆發,應用加速落地的變革時代,“以産定研”“研為産用”的西安,將激蕩起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雙向奔赴的澎湃浪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