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的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為了讓公眾沉浸式感受中華文明的千年脈絡與璀璨成就,西安諸多文博單位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5月17日,西安市主會場活動在大唐西市博物館隆重舉辦,國際國內專家學者匯聚一起,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共同探討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對文化身份的守護、創新和重構等新任務,博物館如何明確自身角色,積極應對各種機遇與挑戰,與時代同頻共振。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開館十五週年主題展覽啟幕,包括“美美與共——中國與周邊國家博物館文化展”,地點在大唐西市博物館古絲路起點遺址大廳;“物啟天工——文物中的科技展”,地點在大唐西市博物館四樓特別展廳;“大唐圓夢 薪火相傳——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開館十五週年回顧展”,地點在大唐西市博物館三樓臨時展廳。
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新展“瓷越重洋——清代外銷瓷精品展”也將上線,邀您共赴一場文化與創意的奇妙之旅。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依託自身文化資源與生態優勢,將“國際博物館日”與“漢陽陵月季節”兩大品牌活動深度結合,推出包括展覽類、社會教育類、文物主題遊徑、文化體驗共四大類12項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動。
5月18日起,“漢風廉韻——漢代廉政文化特展”將在銅川博物館巡展,通過70余件珍貴文物與圖文史料的呈現,系統梳理漢代廉政思想文化的發展軌跡。
西安市大雁塔北廣場西安市民遊客服務中心將推出“漢家衣裳漢代服飾藝術再現展”,根據古文獻、漢畫像石、漢畫像磚以及帛畫等研究材料製作的帝王袞冕、皇后朝服、貴族常服、平民衣服及鎧甲等十一套服裝,展示了高等級禮服的雍容華貴以及貧民衣裳的簡潔舒適,詮釋了漢代服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漢陽陵博物院的精品文物復仿製品也將分佈在展廳的適當位置,使觀眾在藝術再現與歷史原境之間感悟古今文脈之延續,更好了解漢代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推出“漢韻陽陵·文創雅集”文創集市、“博悟·聚融——探尋漢代絲路文明”及“探秘月季的多維世界”等活動。
碑林博物館的“文博聯動·匠心展示”社教展演活動將展示“穿越千年的指尖榫卯——闕門拼接”“考古盲盒探秘”“生態陽陵”等教育項目,同時開展瓦當拓印互動體驗,讓公眾領略漢文化魅力。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則攜手西安市雁塔區琴歌協會,精心策劃了一場沉浸式古琴吟誦活動——“古詩文吟誦之旅”。(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