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
2025-05-23 17:34:0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眼下,在榆林市橫山區無定河畔,五萬畝水稻田插秧正忙。該區通過“稻漁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讓這片曾經的撂荒地不僅重現“塞上江南”盛景,更蹚出一條“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綠色致富路。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1

橫山區無定河畔萬畝水稻種植基地

  在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村的千畝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一幅生機勃勃的農忙畫卷徐徐展開。田間地頭,運秧、插秧的農民們忙碌不停,縱橫交錯的稻田裏水光瀲艷、波光粼粼,盡顯大地生機。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2

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插秧正忙

  插秧現場,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大顯身手。不一會兒,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穩穩地“站立”在水田裏,原本光禿禿的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經濟合作社監事長張曉東介紹:“今年我們合作社一共種1100畝水稻,現在插秧已經進行了七天,大概插了600畝左右,估計再有7天就全部插完了。”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3

城關街道吳家溝村的千畝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正在插秧

  吳家溝村在推動水稻種植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創新,採取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種植、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實現“抱團”增收。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4

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村水稻育苗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水稻産業競爭力,橫山區積極培育品牌,拓展市場。同時,大力鼓勵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如稻蟹共生、稻魚共養等,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目標,提高土地綜合效益。

  張曉東介紹:“我上面有300畝魚池,池子裏大概有一萬多斤魚,螃蟹養了300畝左右。利用國家推行的稻魚綜合養殖項目,可以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5

村民正在插秧作業

  近日,橫山區“稻漁綜合種養綠色循環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該模式通過“穩糧保漁、提質增效”的實踐,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升土地綜合利用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橫山經驗”。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6

塞外橫山呈現出一派江南水鄉氣象

  從“試水”到“深耕”,從“單打獨鬥”到“輻射帶動”,吳家溝村的水稻産業升級之路,正是橫山區推進“橫山經驗”的生動實踐。未來,橫山區將繼續探索創新,讓“稻漁共生”的生態富民之路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文/圖 陳宇 魯瑞 趙迪 李明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