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張雨晨):當十三朝古都的厚重歷史遇見數字經濟的澎湃浪潮,會碰撞出怎樣的創新火花?5月26日—28日,“在西安 看中國:向新求質”外籍專家西安調研行中,來自10個國家的10位外籍專家穿行于實驗室與生産線之間,駐足在産業園區與文化地標之畔,透過科技創新脈動探尋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密碼。
外籍專家在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操控機器人
産業向“新”躍進
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增長的新業態、新引擎、新動能。近年來,西安市敏銳捕捉新機遇,積極投身於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建設之中。西安碑林跨境電商産業園便是西安市精心打造、致力於成為“絲路電商”樞紐的關鍵核心載體之一。
園區聚集了跨境物流、跨境結算、互聯網信息技術、跨境直播、新媒體數字行銷、海外倉建設等領域80多家企業,能夠很好地為跨境電商産業提供從供應鏈管理、金融支付、數字行銷到海外倉儲配送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務支撐,形成産業集聚效應,賦能本地及周邊企業高效拓展全球市場。
北京韓半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峻范(韓國)表示:“跨境電商覆蓋全球,以後我們在任何地方都有機會吃到正宗的西安美食。”
外籍專家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中世茯茶智慧雲倉體驗直播
與此同時,在産業規模持續擴張的背景下,物流效率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關鍵變數,催生了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中世茯茶智慧雲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雲倉解決方案。庫存管理、訂單處理、直播帶貨……這類新興的倉儲模式通過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電商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實現了現代庫房從傳統“存儲空間”向“智慧物流樞紐”的轉型。
數據顯示,西安跨境電商交易額持續攀升,年均增速達30%。2024年全市進出口總值突破4118億元,交出了同比增長14.5%的亮眼成績。
“西安跨境電商正在中國與全球的數字貿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深入了解這些成就背後的支撐體系後,突尼斯籍國際政治問題專家文思對西安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産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金融服務的堅實支撐,這也是外籍專家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以興業銀行西安分行為例,其針對外籍客群提供中英雙語服務,並在賬戶開立、跨境匯款、貨幣兌換等環節提供全流程電子化操作,顯著提升了涉外金融服務的便利性與包容性;同時,持續加大金融服務外貿發展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跨境服務産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這種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創新,正是中國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生動實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意大利籍教師娜塔麗在興業銀行西安分行體驗硬幣紙幣兌換一體機
從交流中,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全球新聞官魯斯蘭(哈薩克斯坦)也表達了與西安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新願景——“希望你們開設更多海外支行,支持更多海外客戶。”
科技向“智”求質
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創新能量,更折射出中國培育新質生産力的多維實踐。憑藉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西安正加速從“科教資源大城”向“科技創新高地”蛻變。
碑林環大學城創新街區,依託周邊高校密集的智力資源,聚焦硬科技領域,構建集研發、孵化、加速于一體的創新生態,成為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轉化的“試驗田”;秦創原·西安未央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重要節點,重點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提供政策、資本、市場對接等全方位服務;長安先導産業創新中心則著眼未來産業和新興産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以硬科技為根基、以市場為導向,全鏈條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成立僅一年多,已成功推動110項科研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科技裏,我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未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意大利籍教師娜塔麗説道,“除了西安文化,外國人也應該多了解這座城市的科技發展,看到不一樣的西安。”
外籍專家參觀秦創原·西安未央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外籍專家在長安先導産業創新中心了解器官3D列印産品
産學研深度融合正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西安企業積極聯動高校,取得“智”持,加速成果轉化落地。來自埃及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阿拉伯語外籍記者王慕林在參觀雁塔區一家專注于“先進銅合金研發製造”並與國內外高校、院所廣泛合作的企業後表示,目睹該企業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以“微米級”精度製造醫療零件並成功出口,讓他感受到中國在新材料研發方面已經越來越成熟。
外籍專家走進西安市雁塔區的斯瑞生産車間
文化向“活”傳承
向“新”圖強,以“質”致遠,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西安,外籍專家們不僅見證了科技與産業的“新”與“質”,更沉浸式體驗了中華文化如何在創新中向“活”傳承、煥發新生。
夜幕下的古城墻化作光影長卷,投影與實景演出《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共繪萬邦來朝盛唐氣象;《赳赳大秦》以沉浸式劇場解碼秦風密碼,聲光電織就的時空隧道裏,沉睡的文物在數字技術中甦醒;大唐不夜城的智慧文旅系統讓歷史街區煥發新生,VR導覽指引遊客穿越古今。
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將歷史底蘊與現代演繹結合
正如埃塞俄比亞規劃發展部前國務部長西姆所言,所觀看的每一場演出,都是藝術、科技和歷史的結合,講述著中國古老的故事,對現在和未來具有啟示意義,特別是為世界各國提供借鑒經驗。
文化的“活態”傳承更體現在可觸可感的當代生活體驗中。
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外籍專家們了解現代物流如何讓茯茶便捷走向世界,更親手體驗了茯茶的傳統築制工藝,感受這片古老茶葉從歷史深處飄來的醇香與現代科技賦予的活力。在未央區浐灞半島社區,外籍專家們親手學習包裹粽子、體驗非遺剪紙,與社區居民共寫書法、同走國風“T臺”,在互動中感受到了中國民眾的熱情與友好。在雁塔區電子城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外籍專家們親身體驗了中醫推拿、耳豆壓穴等傳統技法, 一根銀針,一縷藥香,讓“懸壺濟世”的理念在科技賦能下惠及更廣。
外籍專家了解茯茶製作流程
突尼斯籍國際政治問題專家文思體驗中醫推拿
“將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才是西安的未來。”中國傳媒大學孟加拉國籍語言專家付靚表示,中華文化也正是在這樣的“向新”探索與“求質”實踐中,實現了其生生不息的“活態”傳承與創新表達。本次“向新求質”之行,是一場關於産業鏈、創新鏈與開放力的深度對話,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向世界開放的西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