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司法為民“零距離” 定分止爭“潤新風”
2025-07-22 16:47:4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法院是守護公平正義的“壓艙石”,既要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又要以司法裁判的價值導向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在多元解紛與基層治理方面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以案例“活教材”,講生動“法治課”,以司法之力賦能社會綜合治理。

陜西渭南:司法為民“零距離” 定分止爭“潤新風”

蒲城法院法官在法治文化廣場調解一起買賣合同糾紛 攝影  張若琳

陜西渭南:司法為民“零距離” 定分止爭“潤新風”_fororder_圖片2

渭南中院法官在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為企業員工普法 攝影 黨新平

  構建合力調解“防護線”

  位於秦嶺北麓、華山腳下的華陰市華西鎮,是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也是農資銷售市場活躍地,該鎮農場職工新興社區還是三門峽庫區移民返庫聚集地。

  “社情民意複雜,利益訴求交織,使轄區矛盾糾紛易發多發,我們一方面加強對審結案件的分析研判,一方面以‘集中管轄、高效便民’為原則,成立農産品銷售、土地農資等四個調解中心,配備相應領域調解員,精準服務群眾。”華陰市人民法院華西人民法庭負責人介紹。

  讓種植戶、返庫群眾擔任調解員,如何才能有效開展工作,讓群眾放心?

  華西法庭採取“巡迴審判﹢沉浸式培訓”相結合模式,每月在法庭組織調解員進行體驗式培訓,邀請調解員參加戶外“移動法庭”,這樣一來,調解員的調解能力提升了,當事人能全面表達訴求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五六年了,我終於能專心種葡萄了!”張某一語,釋懷了多年心結。

  常某家墳地在張某葡萄園內,因張某耕作時常碾壓墳地,遂希望常某遷墳,常某則認為祖墳承載著情感寄託,決不同意遷。雙方雖經親朋好友多次勸説,仍互不讓步,積怨逐年加深。

  接到案件後,法官邀請有威望的種植戶作為調解員參與調解,一番情理法交融的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今年以來,通過合力調解,轄區內多起類似骨頭案得以徹底化解。

  據了解,為深入做實定分止爭,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了“立案﹢先行調解﹢審判”的全鏈條解紛模式,立案時引導適宜案件先行調解,耐心介紹優勢特點和程式,為當事人提供指引;立案後嚴格遵循“調審分離”原則,由法官主持或指導調解,聯動特邀調解組織派員調解,依據調解結果精準分流,提升解紛質效。今年1至6月,全市法院先行調解成功案件3039件,先行調解成功率15.58%。

  共築基層法治“生態圈”

  從“外嫁女”到“入贅男”,從“天價彩禮”到“冠姓權爭議”,一些因傳統觀念催生的案件屢見不鮮,“結一案,防多紛”是渭南兩級法院的重要課題。

  老曹本是曹村村民,因家中貧困入贅到魏村,但戶口並未遷走,1992年至2000年間還擔任了曹村二組組長,為增加村民收入,他率先提議修建臨街門面房用以租賃,並多次在銀行跑貸款。至2005年,村集體經濟開始有了新收入,大夥都能分到錢,唯獨老曹這位“贅婿”沒分到。更讓他糟心的是,為村子服務多年,竟連自己村組成員的身份都被取消。

  多年來,老曹奔波于村鎮之間,討要説法無果後,將曹村二組起訴至法院。

  2025年5月,經蒲城縣人民法院和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老曹在曹村分得土地,是經濟組織成員,最終判決曹村二組向老曹支付收入分配款8000元。

  “村民會決議不能違反法律規定。”為推動“個案化解”向“源頭治理”深化,法官以案釋法,對土地承包、贍養撫養、移風易俗等與日常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專業指導,幫助村鎮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引導村民樹立法治觀念,真正實現“化解一案、教育一片”。

  針對類型化、多元化的矛盾糾紛,渭南兩級法院深化內外聯動,積極參與基層治理,轄區11家基層法院均以訴服團隊或聯絡人對接模式入駐綜治中心開展調解指導工作,同時充分發揮“一院一品牌,一庭一特色”價值引領作用,以法治活水涵養文明鄉風。

  老腔唱“法”、皮影“釋”法、阿宮腔“析”法……渭南法院還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普法宣傳,講述法律新規,今年深入村鎮開展“弘揚新風,法潤民心”等主題普法宣傳30余次,促推法治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下一步,渭南法院將不斷厚植法院文化底蘊,在職能發揮中更加注重弘揚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司法裁判的‘後半篇文章’轉化為基層自治新動能,助推良法善治不斷深入。”渭南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賀世輝表示。

  鍛造多元解紛“協同鏈”

  産業興旺、和美富裕是大荔縣暢家村的關鍵詞,這裡正輻射帶動周邊村鎮協同發展,而法治則是其穩健發展的基礎。

  前不久,鄰村因一起由撫養權變更引發的糾紛訴至大荔縣人民法院。李華(化名)因疾病纏身,無力獨自承擔撫養孩子的重任,在與前夫石豐(化名)的子女撫養權變更協商中,雙方對撫養費數額爭論不休,遂訴至法院。

  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家事糾紛,大荔法院以“人大代表+法院”的互動融合模式,成功化解案件。

  “你們雖已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全國人大代表、暢家村黨總支書記馬紅麗和法官多次嘗試,喚醒了雙方的情感共鳴,最終石豐主動承擔撫養費,並與李華共同攜手為孩子成長保駕護航。

  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往往熟稔村情民意,具有善做群眾工作的優勢。從多年來工作實踐來看,“法官﹢人大代表”的調解機制亮點多、成效好,這種“嘮家常”及“背對背”的調解方式,能讓涉訴家庭成員之間“打開天窗説亮話”,更有利於修復親情關係。

  今年1月,大荔法院聯合司法機關在暢家村設立人大代表多元解紛工作室,為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就地化解、實質性化解開闢了新路徑。

  近年來,渭南法院秉持協同共治理念,不斷健全完善法院與行政部門、行業組織等有機銜接的長效工作機制,先後與司法、人社等23家單位建立類型化協同機制,指導基層法院成立11家金融糾紛調解室,高效化解大量糾紛。(文 周東峰 張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