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沙地中的“綠色逆襲”
2025-07-29 09:26:1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在地處毛烏素沙地與黃土高原交界處的神木市,一場“綠色逆襲”試驗正在展開。

  以煤炭資源聞名的工業城市神木,將目光投向了一種耐寒耐旱的樹種——紅松。這種常見於東北的樹種,為何能在西北乾旱地區紮根?它能否成為生態修復與産業轉型的新希望?7月21日,記者到神木市紅松種植基地探尋。

  神木市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冬季寒冷、土壤貧瘠,曾被認為“不適合紅松生長”。

  然而,紅松的附加值高。松子每公斤售價超百元,松針可提取精油,松木是製作高端傢具的優質原料,盛果期畝均年收益可達3000元。2020年,神木市林業局聯合中國林科院啟動了一項試驗:通過改良土壤、選育耐旱品種,首批種植500畝紅松並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榆林市林科所的“毛烏素沙地樟子松嫁接紅松技術研究”項目榮獲榆林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一突破,讓深耕林業20餘年的陜西正能益森生態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奮雄看到了希望。憑藉豐富的基層經驗,劉奮雄敏銳察覺到紅松作為生態與經濟兼用樹種的巨大潛力。

  2020年春天,來自黑龍江的3萬株紅松苗落地神木。

  陜西正能益森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技術員余新華至今仍清楚記得當時的困境:“最初,嫁接成活率不足50%,主要原因是沙地晝夜溫差大,接穗容易失水。”為此,劉奮雄專門邀請黑龍江紅松專家李希才駐點指導。專家通過改良劈接技術,採用多層保鮮膜纏繞保持濕度,攻克了這一難題。

  最近,紅松長出了果實。這對於神木市中雞鎮紅松苗木基地而言,是一件喜事。從育種到結果,劉奮雄熬過了漫長的5年時光。眼下,他的數百畝松樹長出不少果實。

  “我們採用‘深坑覆膜’技術,減少水分蒸發,並混交沙棘作為伴生樹種,提高紅松成活率。”神木市林業局林草産業發展中心主任任會軍告訴記者。令人驚喜的是,3年後,這批紅松成活率達75%,部分植株已長至2米高。

  截至目前,劉奮雄及其團隊已累計培育70余萬株優質嫁接紅松樹苗,建成35畝示範林和採穗圃,在榆林市及鄂爾多斯市等地累計改造樟子松人工林8500余畝、嫁接紅松28萬餘株,並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果用紅松育苗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嫁接後的紅松2年至4年即可開花結果,第四年結果率達51%,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我們還為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分公司改造了100畝採煤沉陷區,建成紅松果林示範林。”劉奮雄説,“針對特殊立地條件,我們創新研發了配套技術體系,相關成果已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

  2023年,神木市將紅松産業列為重點發展工程。《神木市紅松産業發展規劃(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將建設500畝良種基地,推廣種植面積5萬畝,打造完整的産業鏈條。

  在神木市爾林兔林場,嫁接在三齡樟子松上的紅松已結出碩大的松果。

  任會軍説:“這些紅松完全是自然生長,長勢良好,證明這項技術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啟動試驗項目以來,神木市已在三大林區累計實施改造4.2萬畝,為後續大規模推廣積累了寶貴經驗。

  “樟子松嫁接紅松技術的成功應用,是我市林業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榆林市林科所所長劉生權説,“它不僅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還為西北地區生態建設與産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推廣的新路徑。”

  如今,神木市中雞鎮的300畝紅松苗木基地裏,整齊排列的由樟子松嫁接的紅松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新嫁接的嫩芽正舒展身姿朝著藍天茁壯成長。(陜西日報記者 馬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