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靚和美鄉村之健康幫扶行”劉卓村義診活動現場
蔡袋村光伏項目現場
航拍下的權家河村光伏項目
“項目建成後,群眾都挺高興,都知道明年就能分紅哩!”7月15日上午,走在村上新建的“光伏長廊”下,寺前鎮蔡袋村黨支部書記楊永紅介紹,未來30年,預計該項目平均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173340元,帶動村上108戶群眾每戶年均增收2667元。同時,項目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約76839噸,促進鄉村能源結構綠色轉型。該項目于4月30日開工建設,5月30日並網發電。
今年年初,全市選定5個示範村開展千村萬戶“光伏+”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建設。澄城縣堯頭鎮權家河村、吝莊河村和寺前鎮蔡袋村入選。助力澄城縣千村萬戶“光伏+”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建設,是今年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駐澄工作團隊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立足澄城縣縣域發展和幫扶工作實際,國網陜西電力聚焦項目建設、民生福祉、凝聚幫扶合力等重點,多措並舉、多向發力,積極為澄城縣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國網力量”。
助力“光伏+”項目跑出“加速度”
為切實抓好“光伏+”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建設,澄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組建專班、強化舉措,統籌推進項目落實。國網陜西電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助力“光伏+”鄉村振興示範項目跑出“加速度”。
“權家河村項目3月7日正式動工,5月20日,在5個示範村中率先建成發電。蔡袋村項目用時1個月,在5個村中用時最短、推進最快……”項目合作企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澄城片區負責人吳勝武介紹,澄城縣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縣上確定了切實可行的合作模式,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決。
由於項目運行需要,要對三個村原有的電網進行改造,國網澄城縣供電公司及時召開光伏配套項目建設推進會,根據各村項目規劃和實際情況,及時調撥相關設備,倒排工期加班加點組織施工,保證了改造工程如期完工。項目實施中,國網陜西電力駐澄工作人員多次與國網省、市公司及項目施工單位溝通銜接,協調推進項目手續申報、物資配送、施工進度等事項,力促項目高質高效完成建設。
近年來,澄城縣先後入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示範縣、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隨著千村萬戶“光伏+”鄉村振興示範項目的實施,未來,澄城縣將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讓“風光資源”加速轉化為“經濟動能”。幫扶工作中,國網陜西電力將深入踐行“雙滿意”工作導向,為澄城縣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打造鄉村振興“綠色引擎”助力賦能。
“組團式”幫扶讓群眾打心裏點讚
7月10日,澄城縣省級鄉村振興幫扶團聯席會議在安裏鎮劉卓村召開。會議組織全縣10個鄉村振興省級幫扶單位駐村第一書記開展集體學習和工作交流,並到劉卓手工掛麵廠觀摩村集體經濟發展狀況。
兩年來,這樣的聯席會議定期在澄城縣10個鄉村振興省級幫扶單位定點幫扶的村輪流召開。聯席會議由臨時黨支部組織召開——2023年4月,以國網陜西電力為牽頭單位,10個單位共同參與,成立澄城縣省級鄉村振興幫扶團臨時黨支部。“成立臨時黨支部旨在強化黨建示範引領,搭建廣闊平臺,充分發揮各單位人才、資源優勢,進一步規範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更好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開展。”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國網陜西電力派駐澄城縣挂職副縣長張向輝介紹。
為持續深化健康幫扶,讓更多群眾受益,去年,國網陜西電力與國網英大陜西分公司合作,在澄城縣開展“電靚和美鄉村之健康幫扶行”義診活動。義診活動除在國網陜西電力定點幫扶的權家河村進行之外,還先後深入包括省級幫扶團各單位定點幫扶村在內的多個鎮村,為期7天的義診活動惠及2000余名群眾,大家在家門口免費享受到了優質的醫療服務。此次義診活動依託先進儀器,通過115項指標評估,重點對人體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及病變細胞進行精準檢測,針對性地提出治療方案。去年3月5日,安裏鎮劉卓村義診活動現場,體檢完後,該村群眾張金生説:“大夫檢查得很細緻,我感覺特別高興!”
今年端午節前夕,在王莊鎮塔塚村,中煤航測遙感集團(澄城縣鄉村振興省級幫扶單位之一)駐村工作隊聯合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粽情端午、敬老傳情”主題活動,全村150余名老人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品嘗著志願者端來的熱氣騰騰的麥子泡,75歲的王大爺激動地説:“子女在外打工,好長時間沒這麼熱鬧過了!”——今年,澄城縣省級鄉村振興幫扶團臨時黨支部積極與縣上有關方面聯繫協作,深化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文明實踐活動和移風易俗主題宣傳。“通過開展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移風易俗更加深入人心,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宋自敏介紹。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澄城縣省級鄉村振興幫扶團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鞏固“手拉手、心連心”幫扶機制,充分發揮各單位自身優勢,促進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增強“組團式”幫扶合力,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幫扶工作再上新臺階。(渭南日報記者 韓樂)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