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
2025-08-06 19:15: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王菲

  8月5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品中國非遺遊古都西安——2025西安文旅媒體行”在西安盛大開啟。來自全國40余家媒體記者及文旅領域知名達人匯聚古城,深度探訪西安非遺文化,解鎖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新交融的獨特魅力。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1

活動現場

  活動首日,媒體團穿梭于七大非遺體驗點,沉浸式體驗面塑製作、傳統纏花、半生緣盤扣製作三大特色非遺技藝。在與非遺傳承人的對話中,觸摸千年文脈肌理,親手打造非遺好物,見證西安非遺保護與創新的生動實踐。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2

活動現場

  在蓮湖精巧面塑體驗現場,西安市非遺“面塑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倍源的作品令人嘆為觀止。這位80後青年自幼浸潤于面塑藝術,儘管在日本雕塑專業求學期間曾參與“火影忍者”“海賊王”等國際知名動漫製作,歸國後卻毅然投身家族傳統技藝傳承。憑藉精湛技藝,張倍源在2024年獲評文化部非遺司與光明網聯合主辦的“中國年度非遺人物100名”,其作品更登上國家級舞臺——2024年央視春晚,他創作的面塑龍辰辰驚艷亮相,讓世界領略面塑藝術的奇妙;他不僅擔綱央視節目《別開生面》《無界長安》的畫面設計、道具製作及主演,更在2024微博之夜帶來精彩演出。張倍源將動漫元素與傳統技法相融合,賦予面塑作品鮮活的時代氣息,其《舞全運》系列等作品,既傳承傳統精髓,又彰顯現代創意,在各大博物館與展覽中備受矚目。如今,他通過開設面塑課程,讓這項千年技藝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3

活動現場

  傳統纏花展區,第四代傳承人孫瑩以“指尖上的藝術”詮釋非遺之美。作為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技師,孫瑩多次為外交部製作對外禮品,其傳承的纏花技藝可追溯至唐宋,並於2025年入選市級第七批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這門融合繪畫、剪紙、刺繡等多種工藝的“立體繡花”藝術,在她手中綻放新姿。其作品不僅被西安非遺保護中心、市非遺博物館永久收藏,更走出國門,在日本舉辦作品展,並作為外交伴手禮亮相國際舞臺。從西部文博會到絲路春晚,從高校非遺工坊到社區展演,孫瑩以多元形式推動纏花技藝的活態傳承。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4

活動現場

  在陜菜博物館,“千年陜菜,國潮之源”的文化體驗畫卷徐徐展開。博物館通過實物陳列、多媒體互動、大師現場展演等形式,將陜菜的歷史脈絡、烹飪技藝與文化內涵生動呈現,讓媒體團在器物、溯源、研學、品鑒中,感受陜菜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樣承載百年匠心的李記攪團,作為市級非遺項目,其製作技藝歷經四代傳承,以玉米麵為原料的特色小吃,每一口都飽含歲月的醇香。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5

活動現場

  西安市非遺博物館作為西北地區首個掛牌的非遺專題館,珍藏著眾多非遺瑰寶,成為展現西安非遺全景的重要窗口;長安旗袍製作技藝自清晚期發端,一針一線勾勒東方美學,于2025年入選市級非遺名錄。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6

活動現場

  “半生緣盤扣製作”非遺項目充分應用當代文化與時尚相結合,將長安元素融入傳統工藝,以時尚設計讓非遺從衣襟走向藝術舞臺。幾代人傳承的非遺工藝,衍生出原創手工盤扣系列,在賽事與市場中屢獲讚譽,並多次代表陜西省、西安市出訪各國及展示展覽、並作為友好禮品贈送各國元首。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7

活動現場

  活動高潮當屬西安鼓樂東倉樂社的震撼演出。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的西安鼓樂,于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東倉樂社傳承隋唐古樂,以“坐樂”“行樂”兩種形式,演繹《將軍令》《群英宴》等經典曲牌。該樂社傳承人趙筱民是西安鼓樂“一代宗師”趙庚辰先生的次子、嫡系傳人,作為陜西省及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西安鼓樂代表性傳承人。他精通鼓、銅器、笙等多種樂器演奏,同時多年來致力於西安鼓樂的傳承與傳播,曾赴德國、日本等國參與文化交流活動。鼓樂聲聲中,數十種傳統樂器交織,嚴謹宮調與複雜節奏重現千年前雅俗共賞的音樂盛景。樂社堅持每日排練,並通過校園普及、數字化存檔等方式,讓古老音律在當代煥發新生。當《尺調坐樂全套》的旋律響起,媒體團仿若穿越時空,對話歷史。

中國非遺綻芳華千年技藝煥新彩_fororder_8

活動現場

  此次“2025西安文旅媒體行”,以沉浸式體驗與全媒體傳播,立體化展現西安非遺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為非遺傳承注入新動能,助力西安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讓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持續閃耀。(西安市文旅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