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嶺隧道到全球路網 陜西智慧交通向世界交出“開放答卷”
2025-08-14 19:36: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張雨晨 實習生 楊照祥): 8月14日,薩摩亞駐華大使盧阿馬努韋·馬裡納、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塞爾希奧·卡夫雷拉、斐濟駐華大使李振凡、津巴布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等十余國駐華外交官走進陜西交控集團,從秦嶺深處的超級工程到延伸至世界的産業鏈條中,通過親身體驗,探尋著助力全球互聯互通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從秦嶺隧道到全球路網 陜西智慧交通向世界交出“開放答卷”_fororder_500

駐華外交官在陜西交控集團合影留念

  步入陜西交控集團展廳,駐華外交官們的目光瞬間被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景象所吸引。墻面上,巍峨的秦嶺終南山隧道、天台山隧道等世界級工程,訴説著征服天塹的壯舉;沙盤上,規劃至8080公里的“2367”高速公路網藍圖,以不斷閃爍的燈帶勾勒出未來陜西交通的宏偉骨架。當講解員將兩千年前開創性的“秦直道”與今日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並置闡釋,“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這句深刻論斷得到了生動詮釋。“從‘米’字型到‘2367’網,陜西交通方面有如此宏大的規劃與執行力,對推動區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凝視著沙盤上縱橫交錯的光網,韓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具芝英由衷讚嘆。

從秦嶺隧道到全球路網 陜西智慧交通向世界交出“開放答卷”_fororder_501

駐華外交官參觀陜西交控集團企業展廳

從秦嶺隧道到全球路網 陜西智慧交通向世界交出“開放答卷”

駐華外交官了解陜西路網情況 

  在路網監測指揮中心,大螢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流與遍佈陜西省的18258路監控畫面,構建起一張陜西高速公路的“智慧神經網絡”。中心實行“24小時值守,全域化調度”,實時監控、運行監測、應急調度三大功能高效協同,保障著龐大路網的順暢運行。 當畫面切換到世界最長雙洞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以及建設規模世界第一的天台山隧道的實時場景時,津巴布韋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發出感慨:“這種實時監測、智慧調度的模式,對我們的國家路網管理有很大啟發。中國的智慧交通發展速度值得肯定。”他還對“整站式無人收費站”表現出濃厚興趣,詳細詢問了技術細節和應用前景。

從秦嶺隧道到全球路網 陜西智慧交通向世界交出“開放答卷”_fororder_503

津巴布韋共和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潘迪賽·馬耶拉接受採訪 

  陜西交控集團的視野遠不止于省內,其全球佈局早已邁開步伐。衛星自動便攜站遠銷日本;依託“5-5-3”現代化産業體系,“交通+供應鏈”體系延伸至全球市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陜西交控搭建的“公-鐵-空”多式聯運平臺,不僅服務國內物流,更成為連接中國與中亞、歐洲的物流通道重要節點,讓古絲綢之路的貿易基因在現代交通中煥發新生。 

  “萬里長安、交融天下”,鐫刻在墻上的理念此次參訪中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透過駐華外交官們的眼睛,陜西交控所代表的中國交通力量——其深厚的歷史傳承、頂尖的工程實力、創新的智慧成果、綠色發展理念以及開放的合作姿態,正清晰地映射出其服務於全球互聯互通與可持續發展的巨大價值。中國交通的“開路先鋒”故事,也從這裡傳向世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