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橫山黨岔鎮:“三大振興”繪就鄉村新圖景
2025-08-25 17:16: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近年來,榆林市橫山區黨岔鎮緊緊圍繞全區“一帶三區多點”現代農業産業發展戰略,以産業振興為根基、生態振興為底色、文化振興為靈魂,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交出了一份産業興、生態美、文化活、農民富的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全鎮糧食總産達1.6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5.43%,達到18,824.8元,鄉村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産業振興:特色産業提質增效 村集體經濟“多點開花”

  作為橫山區農業大鎮,黨岔鎮始終將産業振興擺在重要位置,圍繞“無定河産業帶”“旱作節水農業先行區”建設,不斷優化産業結構、延伸産業鏈條,讓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壓艙石”。

  在無定河産業帶建設中,黨岔鎮以水稻産業升級為突破口,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著力提升水稻産量與品質。目前,全鎮已推廣富硒水稻260畝、蟹田稻5000畝,兩類特色水稻種植面積佔全鎮水稻總面積的30%,“黨岔水稻”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與此同時,針對旱作農業發展痛點,鎮裏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推進節水灌溉設施建設——投資700多萬元完成韓石畔村、泗源溝村節水灌溉項目,概算投資885萬元啟動泗源溝村、北莊村旱作節水農業管網二期工程,並平整韓石畔村無定河玉米種植基地680畝,讓“靠天吃飯”的旱垣地變成“旱澇保收”的豐産田。

  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方面,黨岔鎮15個村經濟合作社實現“全覆蓋增收”,收入均突破10萬元。其中,北莊村經濟合作社憑藉特色種植、勞務服務等多元産業,年收入率先突破百萬元;三皇廟村經濟合作社依託華能光伏電站合作項目,僅此項每年就能獲得15.8萬元穩定收益;韓石畔村經濟合作社通過入股本地企業,每年分紅不少於6萬元,村民的“錢袋子”越鼓越實。此外,鎮內通遠公司完成技術改造後,雜糧加工産量佔全市市場份額約5%,綜合實力位居全市同行業第一,為周邊群眾提供了近百個就業崗位。

  生態振興:無定河畔繪“綠廊” 人居環境煥新顏

  依託無定河穿境而過的生態優勢,黨岔鎮以“無定河百里畫廊”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流域綜合治理與人居環境改善,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內涵”。

  目前,以銀灣社區、南莊村、北莊村、泗源溝村為核心的無定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已接近尾聲,河道清淤、植被修復、堤防加固等工程的實施,讓無定河沿岸成為集生態防護、休閒觀光于一體的“綠色長廊”。與此同時,配套基礎設施同步升級:北莊大道綜合改造項目全面完工,道路寬敞整潔、配套設施完善;南莊村稻田觀光道路建成投用,春日秧苗青青、秋日稻浪滾滾的田園風光,成為吸引周邊遊客的“網紅打卡點”。

  為鞏固生態建設成果,黨岔鎮還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聚焦村莊清潔、垃圾清運、污水治理等重點環節,組織黨員幹部帶頭幹、群眾參與共同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整治亂堆亂放點位,村容村貌顯著提升,村民的居住幸福感不斷增強。

  文化振興:激活非遺文脈 打造“十里文化圈”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黨岔鎮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始終注重文化傳承與文化服務,圍繞“鄉村十里文化圈”建設,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讓群眾文化生活“火”起來。

  以無定河為軸線,黨岔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速,麻地溝村文化活動中心建成投用,成為村民跳舞、讀書、議事的“公共客廳”;兩條党項文化長廊沿村而建,通過圖文展示、實物陳列等方式,講述黨岔鎮的歷史變遷與党項族文化故事;1處榆林市農村影院落地運營,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光影盛宴”。鎮內,古銀州博物館經過重新打造,新增展品30余件,通過沉浸式展覽、講解員現場講解等形式,讓遊客更直觀地感受黨岔鎮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文化傳承與保護上,黨岔鎮配合完成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共登記在冊文物點位143處,為文物保護奠定堅實基礎;在群眾文化服務上,鎮裏全年組織“送戲下鄉”12場、公益電影放映265場,秦腔、小品、紅色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鄉村發展的向心力。

  如今的黨岔鎮,産業旺、生態美、文化興、農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深化“一帶三區多點”戰略實踐,在産業升級、生態保護、文化傳承上持續發力,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文 吳文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