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持續推動國際考古合作交流 用考古成果講好“陜西故事”“中國故事”
2025-08-28 18:17: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晨責編:王菲

  8月28日,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孫周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種建榮以“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服務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題目,介紹近年陜西考古工作情況。

陜西持續推動國際考古合作交流 用考古成果講好“陜西故事”“中國故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28_165703_445

發佈會現場

  陜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孫周勇強調:“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今年3月起施行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明確了“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

  據孫周勇介紹,近年來,陜西省考古工作強化對外展示交流,用考古成果講好“陜西故事”“中國故事”,並深入推進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建設。“我們充分發揮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等中華文明、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作用,用好古絲綢之路、秦直道、秦蜀古道等歷史文化線路,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目前,陜西持續推動國際考古合作交流,積極落實“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會晤成果,掛牌成立“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指導成立哈薩克斯坦分中心。“一帶一路”對外考古合作持續推進,陜西省內考古機構、院校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了20余次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逐步形成輻射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絲路考古和遺産保護研究的國際學術合作基地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産”入選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中央網信辦“中國好故事”網絡國際傳播精品案例。中美田野考古培訓班、“秦兵馬俑數字教育”三期推進中華文化走進歐美校園,“海外實景課堂”輻射全球44個國家500多所華文學校,在中亞聯合考古、“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國際傳播宣傳等多個領域發出文物聲音、展現陜西擔當。

  下一步,陜西省考古工作將堅持保護第一,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服務保障,提升考古遺址研究闡釋水準,加強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展示傳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科學闡釋、做好保護,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陜西文化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文/龍欣妍 圖/哈默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