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頒布後的首個全國科普月。記者昨日從省科協獲悉,陜西省將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在全省範圍內推出3000余項科普活動。本次活動涵蓋前沿科技、科學素質提升、科幻創作和多領域聯合行動四大板塊,為市民帶來一場沉浸式的科學體驗。
科普月採用“1+4”框架構成,1個主場活動搭配4大主題板塊。主場活動由省科協牽頭,9月5日在西北大學博物館盛大開場。啟動儀式上,陜西省科協AI科普官數字人“秦小普”將驚喜亮相,它能以自然語言進行深度人機互動,更搭建了科普共創社區供大家交流分享。全省高校企業科普場館開放月活動,市民將有機會走進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7所“雙一流”高校、13所省屬高校以及多家高新企業的60多個科普基地,近距離感受陜西豐富的科教資源魅力。現場更有整合了陜西豐富獨特科技、人文自然資源的科普地圖、研學路線發佈,優秀科普劇決賽和互動展示,好玩好看又增長知識,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想知道未來科技什麼樣?世界智慧安全大會、“未來已來”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普活動、人工智能院士報告會、“前沿科技少年夢”等活動,將帶你穿越到科技前沿,感受人工智能、智慧安全等領域的魅力,讓你與未來科技來一場親密接觸,秒變科技達人。
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板塊也是幹貨滿滿。“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科普報告會、2025年陜西省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團體總決賽、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還有“守護天空精靈”陜西野生鳥類保護專題展等,從科學知識到自然保護,全方位提升公民科學素養。
陜西省科幻創作大會、優秀科幻作品薦讀活動、“青春科普正當時”主題科普活動,將激發無限想像力。聯合行動板塊更是將科普觸角伸向三秦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地市科協、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流動科技館及科普大篷車、食品安全科普專項等聯合行動,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讓科普服務下沉基層。(三秦都市報記者 王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