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中國黃米之鄉”府谷,漫山遍野的糜子正舒展著翠綠的枝葉,飽滿的糜粒在陽光下閃著金黃的光,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府谷糜子蒸煮後軟糯香甜,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及多種微量元素,集健康和美味于一體。品種改良、有機種植推廣及全産業鏈標準化建設,讓其從“土雜糧”升級為“有機精品”,依託“府谷黃米”區域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成為連接地域特色與産業價值的紐帶。
集中連片的府谷糜子産業基地
走在田間地頭,翠綠的糜葉挨挨擠擠,微風吹過,連片的“綠浪”從山腳漫向山腰。木瓜鎮前梁村村民董良厚正蹲在自家糜子田裏,指尖拂過飽滿的糜穗,笑意盈盈。“今年的糜子顆粒比往年厚實多了,肯定能多打幾袋,賣個好價錢。”董良厚説。
糜子之所以長勢好,是因為光照足、晝夜溫差大,黃土層裏蘊藏著多種礦物質元素,恰好對上了糜子“耐貧瘠、喜光照”的性子。而真正讓“好底子”結出“好果子”的,是實打實的産業佈局。近年來,府谷縣抓好“有機”和“機械化”兩個關鍵點,建成10萬餘畝糜子産業基地,年産量穩定在3萬噸左右;通過土地流轉聯動國有農業公司,在1.06萬畝高標準糜子基地裏推廣統一良種、規範種植技術,以農家肥替代化肥,讓“散田”成了“連片田”,更成了“綠色田”。
“從土地的規劃、到種子的選擇,從苗期管理到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技術人員進行了全程技術服務指導。”府谷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專家劉玉峰説。
府谷積極拓寬黃米的銷售渠道,在陜西米相好農業有限公司的農産品加工車間,剛收的糜子正通過流水線脫殼、研磨,轉眼變成袋裝好的黃米、糜子面。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增白劑,最大程度保留糜子的天然營養,讓這份綠色品質從田間延續到舌尖。企業負責人苗永清拿著剛下線的産品介紹説,糜子深加工後,品質好、銷路多。今年訂單比去年多了近3成。
府谷黃米加工車間
這份“不愁賣”的底氣,來自“産學研銷”擰成的一股繩。去年,府谷聯合高等院校搭起糜子專家工作站,實驗室裏的新品種、新技術順著“專家+企業+農戶”的鏈條送到田間;線下展銷會、線上直播間裏,“府谷黃米”的名頭越打越響,訂單也隨著增多。2024年,靠“有機種植”,糜子價格從每斤2元漲到4元,農戶手裏的“糧票”實實在在換成了“鈔票”。“直播間裏,現在不僅賣原糧,也推黃米禮盒、糜子面雜糧包,上個月線上賣了15000多斤,不少人回購,客戶就認府谷黃米這個品牌。”府谷縣某電商平臺運營員袁二金説。
“土地平整後,大型播種機、收割機有效利用,種植成本降了一半;節水項目鋪開後,就算天旱也能保住收成。今年鎮上糜子種植面積達到6633畝,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特別高。”木瓜鎮鎮長王文亮説。
府谷縣木瓜鎮的連片良田,到加工園的流水線,再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府谷糜子早已不是單一種植的“小作物”,而是串起種植、加工、銷售的“大鏈條”。這碗帶著泥土芳香的黃米,正讓府谷的鄉村振興路,走得紮實又敞亮。(文/圖 樊仲森 馬宇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