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碎片在虛擬空間完成精準匹配、西安城墻通過三維建模築起“數字防火牆”、漢中藤編的數字建檔與眾創平臺……在9月16日至17日舉行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産數字化精品展上,陜西以科技為筆、數據為墨,鋪展出一幅文化遺産保護的新圖景。
數字化碎片匹配“拼”起兵馬俑
“以往修復一個兵馬俑碎片,要花3到6個月反復嘗試,還可能造成文物二次損壞。現在用我們的數字化碎片匹配技術,3天就能出精準方案。”在兵馬俑數字化展區,西北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李康介紹了西北大學為考古修復難題提供的“科技解法”。
團隊提出“考古發掘同步數字化”方案:先對兵馬俑碎片三維掃描建模,再用演算法提取斷裂面特徵,在虛擬環境中匹配,最後將結果整理成帶編號的指引手冊,專家按手冊即可直接拼接,省去試錯環節。
該技術攻克了計算機領域的“NP難”問題——傳統方法難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三維模型斷裂面的識別與匹配。李康解釋,團隊通過“雙重分類”策略拆解難題,先依據已有的秦俑三維形態,將碎片按身體部位分類;再根據碎片表面特徵,劃分其所屬的陶俑類型。兩步篩選後,待匹配的碎片集合大幅縮小。
不僅如此,這項文物虛擬匹配技術還適用於陶瓷、陶器等形態不發生改變的剛性文物;而紙張、絲綢等易變形文物,則需搭配邊緣識別技術使用。李康説:“目前技術已在秦俑修復中驗證效果,未來還計劃向更多剛性文物修復場景推廣,助力考古工作更高效、更安全。”
數字平臺“一張圖”守護文化遺産
在西安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基礎信息平臺展區,不少人對這個數字化的“歷史信息檔案庫”很感興趣。平臺覆蓋了歷年來大西安區域內16類數百層空間基礎與專題信息,收集、整理、編匯了自原始社會至近現代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産保護相關文字、圖件和視頻等資料。
平臺構建時間、空間、文化三維動態模型,整合周秦漢唐等朝代遺存數據,形成“一張圖”文脈圖譜。通過GIS疊加分析、動態圖斑與機器學習技術,建立遺産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實現保護範圍標準化落位與建設性破壞行為預警,提升遺産環境管理的精細化與安全性。
“例如某一處歷史文化遺産,所處的位置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平臺‘一張圖’便可以結合歷史影像地圖、災害信息和GIS地理信息圖信息,對自然災害進行分析,進一步制定系統整體的保護措施。”工作人員周芷欣介紹,平臺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對文化遺産、建設項目等進行多要素疊加分析,使城市建設活動避開遺産核心保護範圍。
數字建檔讓非遺如何傳承有了答案
在非遺展區,展臺上各種藤條編織的手工藝品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藤條在這裡既能製作成傳統樣式的椅子,也能變為現代元素的提包。陜西理工大學開展的國家級非遺“漢中藤編”編織技藝的數字化保護與虛擬創新項目,為非遺如何傳承給出了答案。
“我們把漢中藤編作品進行逐一拍照,詳細記錄它們的編法和花紋,然後對這些藤編作品進行掃描,再建立數字化保護數據庫。同時,我們還會將老手藝人的編織過程拍攝下來,利用3D建模技術,模擬藤條‘穿插行進’的過程,生成動畫視頻,這樣方便感興趣的人跟著學。”陜西理工大學學生王夢瑜説,這種方式解決了此前漢中藤編師徒傳授不具系統性、活化推廣欠缺實效性等問題,讓這項技藝可以實現數字化保護和活態化傳承。
不僅如此,隨著市場需求的更新迭代,藤編作品的樣式也在不斷創新,而一些傳統樣式的藤編作品由於不受年輕人喜愛,往往會隨著老手藝人一同“離去”。在平衡産品的傳統與創新上,這些“數字檔案”便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的數據庫裏已經收錄了80多種藤編技法,並且對400多種作品進行了數字建檔,之後我們還會不斷收錄新的作品,這樣不僅讓技法傳承下來,也能通過作品的變化,讓大家了解漢中藤編的歷史。”王夢瑜介紹,目前他們正在搭建眾創平臺,將藤編的花紋、骨架等元素上傳至平臺,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靈感進行重組,讓非遺傳承不斷創新。
三秦都市報記者 文晨 石喻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