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渭南市蒲城縣,迎來了一批遠道而來的客人。9月23日,來自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尼日利亞阿布賈城鐵運營培訓班的學員們組成文化參訪團,走進這座關中小城。他們一路探訪,從林則徐紀念館到蒲城縣民俗博物館,在厚重的歷史與鮮活的生活之間,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尼日利亞學員正在認真聽講解
在林則徐紀念館內,肅穆的氛圍中,學員們凝視著一件件珍貴的史料與文物,聆聽著講解員娓娓道來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體會他“開眼看世界”的開拓胸襟。那一刻,民族英雄的形象不再只是書本裏的名字,而是帶著血肉與精神的歷史人物,讓外國友人們在心底涌起敬意與思索。
尼日利亞學員認真傾聽講解
走出宏大敘事,參訪團隨即沉浸在蒲城縣民俗博物館的生動場景中。杜甫寓所的文化記憶、古代陶瓷的溫潤氣息、琳琅滿目的雜項藏品,以及精巧傳神的“木核畫非遺核雕”,像是一幅幅立體展開的畫卷,讓大家仿佛穿越進關中百姓的日常生活。學員們或駐足端詳,或舉起手機拍照,不時發出驚嘆:“這裡真有意思!”
尼亞利亞學員白楊(中)正在認真傾聽講解員講解文物
在參訪團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身影——白楊。她是尼日利亞第一位女火車司機,就職于中國土木尼日利亞公司。今年7月,她從80個國家近300名參評者中脫穎而出,在北京獲得第二屆蘭花獎“友好使者獎”。這一次,她走進蒲城,臉上始終洋溢著好奇與喜悅。“這不是我第一次來中國,但卻是我第一次來到渭南蒲城。這裡很不錯,很有意思。”她的話語簡短,卻真切地流露出跨越國界的欣喜與親近。
“這次參觀不僅加深了外國友人對民族英雄的理解,也讓他們在鮮活的民俗文化中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活動組織負責人、曾獲“中國好人”稱號的唐建華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讓更多國際朋友認識蒲城、走進蒲城。”
一次文化之旅,不僅為外國友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也為蒲城贏得了展示自身的契機。這裡有英雄的故事,有文化的積澱,也有質樸的煙火氣息。蒲城,以獨特的姿態向世界講述著屬於自己的中國故事。(文/視頻製作 吳明玲 視頻素材來源蒲城縣融媒體中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