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當張騫手持節杖踏出長安城門時,他萬萬不會想到,2000多年後,一列列“鋼鐵駝隊”正以“長安號”之名,從西安出發,沿著相似的軌跡穿梭于歐亞大陸。從古代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到如今中歐班列的汽笛長鳴,陜西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重新定義著亞歐貿易的“C位”內涵。

西安大雁塔(圖片由AI生成)
在西安國際港站,紅色龍門吊日復一日地將光伏組件、家電産品等貨物吊裝上中歐班列“長安號”。截至2025年7月,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突破3萬列,佔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核心指標穩居前列;18條幹線貫通中亞、輻射歐洲,向南連接南亞,向東對接沿海港口,織就一張“海陸空”立體開放網絡。跨裏海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運行,運行時效大幅提升,不僅打破了傳統亞歐貿易對海運的依賴,更讓陜西成為連接中國與裏海地區的關鍵樞紐。

西安國際港站(圖片由AI生成)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陜西貨物進出口總值達4540.74億元,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增速尤為突出,佔全省進出口比重過半,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核心動力。加工貿易的亮眼表現,更印證了陜西從傳統能源出口,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産品輸出的轉型成效。在吉爾吉斯斯坦,陜煤集團投資的中大石油項目作為當地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項目,不僅穩步推進生産運行,更用“本土化運營+區域輻射”的思路,打通多國出口通道,盤活投運13座加油站,取得61類商品進口關稅優惠政策,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從“工程交付”轉向“生態共建”的生動樣本。
而陜西自貿試驗區則為這種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撐,一系列創新案例在全國推廣,區內企業數量與進出口規模持續壯大,保稅維修、再製造試點等政策,為産業與貿易的深度融合開拓了更靈活的空間。同時,陜西自貿試驗區創新推出的國際商事爭端“融解決”機制,讓陜西從單純的物流通道,逐步向參與貿易規則構建的角色跨越;雲艙系統、“單一窗口”等數字化手段的應用,大幅壓縮了報關、通關時間,推動“通道經濟”加速向“産業集聚+貿易輻射”轉型。

中歐班列“長安號”(圖片由AI生成)
貿易規模的擴大與産能合作的深化,又進一步催生了對高端開放平臺的需求,陜西需要一個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對話窗口”,將局部的貿易優勢轉化為全局的開放勢能。歐亞經濟論壇便是這樣的載體,多年來已吸引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與,促成數百項合作協議落地,成為亞歐經貿交流的重要坐標。今年的歐亞經濟論壇以更加豐富的議題框架,聚焦綠色能源、物流樞紐等領域,持續釋放合作機遇。此外,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同樣成果豐碩,聚焦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讓“陜西機遇”與“全球需求”精準對接;交通樞紐與平臺建設的聯動效應愈發明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不斷加密國際航線,實現中亞主要城市通航全覆蓋,國際貨郵吞吐量大幅增長;而成立歐亞經濟論壇智庫聯盟、優化過境免簽政策等舉措,更讓陜西從“貨物集散中心”向兼具模式創新、信息互通功能的“開放實驗室”升級。

邁向世界的陜西(圖片由AI生成)
如今的陜西,正以中歐班列為軸、産能合作為翼、平臺建設為基,在亞歐大陸上書寫對外開放的新篇章。古絲綢之路起點打造“內陸型開放文明新範式”,讓“C位”不僅是貨物樞紐,更是規則節點與文明窗口,在共建“一帶一路”中貢獻陜西力量。(文 張雨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