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工業協作配套服務中心發佈數據,今年前8月,陜西新能源汽車出口20萬輛,同比增長80%,排名全國第三。更值得關注的是,陜西新能源汽車年産量已從2020年的5.95萬輛飆升至2024年的119.8萬輛,4年間增長逾20倍。
這不僅僅是一個産業的狂飆突進。
陜西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崛起並非一蹴而就。2003年,比亞迪落戶西安。陜西憑藉著敏銳抓住汽車産業發展的歷史窗口期以及政策措施精準及時的給力“輸出”,使企業發展與産業發展實現“雙贏”。落戶至今,比亞迪在陜累計投資數百億元,建立了涵蓋零部件、動力電池、整車製造的全産業鏈基地,去年年産量首破100萬輛。不僅如此,它還猶如一個強大的磁場,産生了“鏈主”效應,吸引動力電池、汽車電子等關鍵配套産能落地,弗吉亞、延鋒、東風李爾、雙英汽車等知名企業落戶。2024年,僅西安高新區就聚集汽車産業上下游企業180余家,産業規模約2600億元。這種集群式發展,形成了“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産業、打造一個集群”的良性循環,使陜西躍升為全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這便是陜西的産業發展之“道”:依託世界級的龍頭企業,聚焦優勢産業,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帶動力的優勢産業。可以看到,陜西以産業鏈為抓手,在電子信息産業、光伏産業、航空航天産業等領域集聚成勢,並加速構建重點産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梯次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同時,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正在成為新的增長引擎,推動陜西經濟向更具韌性、更高附加值的方向邁進。
值得關注的還有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數據。據悉,2024年,陜西新能源汽車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1.4倍,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長2.4倍、佔比五成。這一數據背後,中歐班列(西安)功不可沒。陜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將中歐班列(西安)打造成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黃金通道”,通過出臺專項政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行“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等便捷通關模式,持續壓縮通關時間和成本。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持續增長,陜西外貿出口結構也在持續優化。從依賴傳統市場到開拓新興市場,從低端産品出口到高技術含量産品“走出去”,“陜西智造”正憑藉過硬的競爭力贏得全球多元市場的認可,外貿新動能加速積聚,開放型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隨著全球汽車産業變革進入深水區,陜西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面臨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保持創新優勢?如何進一步打通産業鏈上下游,形成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如何在全球化逆流中持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這些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解答。
陜西新能源汽車“疾馳”出海,背後是一個省域的産業升級和産業體系構建,是經濟結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當一輛輛産自陜西的新能源汽車駛向世界各地,它們承載的不僅是交通工具的功能,也重塑著陜西的外貿結構與開放形象,更映照出陜西産業體系的能級躍升,乃至中國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圖景。(陜西日報記者 汪曼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