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
2025-10-23 18:30: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秋雨初歇,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正安靜地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10月22日,來自土庫曼斯坦、約旦、巴林、科摩羅、也門、薩摩亞、馬爾他、埃塞俄比亞、土耳其、比利時、摩洛哥、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等13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夫人們在這裡開啟一場在“慢”時光裏尋覓城市記憶之旅,聆聽一場關於工業遺産活化的“時光”故事。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A

駐華大使夫人走進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

  從舊廠房到舊時光:文化交融下的共鳴

  “這裡原是鐘錶廠的裝配車間,我們用‘時區’概念劃分空間,十二區的藝術家居、西五區的運動體驗,讓老廠房承載起新生活場景。”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大使夫人們的參訪始於一場充滿市井煙火的手作體驗。在DIY工作臺前,晃動掌心大小的盒子,鐘鼓樓、大雁塔、兵馬俑、羊肉泡饃、肉夾饃、biangbiang面、西安方言等“微粒”就跟著一起搖擺,小小的盒子裏藏著古都的地域密碼。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B

科摩羅駐華大使夫人茶安正在製作“搖搖樂”

  駐華大使夫人們在手作文創攤前流連忘返。隨後,她們便沿著綠草旁邊的小徑穿行至由鐘機廠原油漆加工車間改造而成的“西fafa”咖啡館。咖啡館最為獨特之處在於——既保留原建築主體結構、梁柱肌理和工業風貌,還通過優化空間佈局、引入自然採光、升級設施配套,讓老舊廠房實現了“空間換新”。駐華大使夫人們紛紛在這座重煥新生的咖啡館裏打卡拍照,留下關於“時光”的回憶。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C

大使夫人們在“西fafa”咖啡館裏合影

  一段新疆歌舞將駐華大使夫人們引入“遊牧空間”,民族風格拼接的墻面陳設、嵌入駱駝紋樣的咖啡杯墊,這些融合中外元素的細節,讓駐華大使夫人們倍感親切。土耳其駐華大使夫人萊讚·于納爾很激動:“這裡的很多東西都讓我感到熟悉,熱情的歌舞,還有一切都讓我感到賓至如歸。”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D

大使夫人們正在進行特色茶歇

  在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駐華大使夫人們探討了關於城市生態修復、城市功能修補與城市空間換新的理念,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夫人巴哈爾·杜爾德耶夫感慨:“西安這種惠民便民的工程,是城市文化最生動的體現。我希望這樣的模式能被更多國家看見、借鑒。”

  最後,大使夫人們以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禮服秀結束了行程。典雅的傳統服飾、莊重的婚慶禮儀,向大使夫人們展現了中國婚俗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東方美學魅力,也為她們這趟西安市雁塔區的旅程畫上了一份難忘的“時光印記”。

  從“舊居煥新”到“生活提質”:探尋城市更新的密碼大使夫人們到訪的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是雁塔區城市更新的縮影。作為西安中心城區,雁塔區始終以“人民城市”理念為指引,在存量空間裏挖掘民生增量,走出一條“保護與利用並舉”“人美景美”的宜居之路。據了解,工業遺存的活化利用是雁塔區的點睛之筆。時光文化公園的改造中,設計團隊對老廠房採取“原址保護+功能植入”的模式,保留水塔、齒輪等工業符號的同時,新增中央草坪、時光記憶軸等公共空間,讓沉寂的廠區變身為日均接待千人的“城市客廳”。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E

時光文化公園

  這種“工業遺産+多元業態”的模式,既延續了城市工業記憶,又構建起一處便民惠民的生活之地——居民步行即可到達咖啡館、運動中心,週末能參與多彩的市集,同時大片的綠地也為寵物提供了天然的“遊樂場”,讓老廠區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據介紹,該項目預計年收入約3億元,年産生稅收約1800萬元,可提供直接就業崗位約2000個。從宏觀規劃到微觀落地,雁塔區構建起全維度宜居體系。雁塔區通過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口袋公園”、引入“智慧城市”系統以及構建“完整社區”,構建起一套涵蓋居住環境、生態空間、智慧服務與社區配套的全維度宜居體系。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從頭再來”,而是像做手工一般,需要用愛與熱情精心打磨,或許“慢下來”會更讓每個角落都充滿生活的浪漫。

  從“城市經驗”到“中國方案”:以民為本的城市底色

  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的蝶變,折射出西安城市更新的深層邏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安構建起“體檢先行、系統謀劃、共同締造”的完整體系,在2024年中央財政績效評價中斬獲最高等級“A”,為全國提供了可複製的經驗範本。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F

時光文化公園中的惠民業態

  “留改拆並舉、保留利用為主”的原則,貫穿西安更新全過程。從時光文化公園的“時區”精妙佈局,到大華1935園區的“工業風+文創”融合,再到老鋼廠設計創意産業園的“辦公+展覽”轉型,西安始終堅持“不搞大拆大建”,讓工業遺産成為城市發展的活化石。這種模式既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同質化困境,又通過業態創新實現了“自我造血”——時光文化公園運營半年即帶動周邊商業增收30%,印證了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便民性的強化彰顯更新本質。西安創新構建“4維度81項指標”的城市體檢體系,將停車難、設施舊等民生痛點轉化為更新重點。在時光文化公園周邊,政府同步推進道路拓寬、公交優化、停車場建設,解決了“網紅地打卡難”問題;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同步配套養老托幼、醫療助餐等服務,讓“硬體升級”與“軟體提質”同步發生。這種“民生優先”的導向,讓城市更新真正成為惠民工程。

  正如雁塔區時光文化公園的改造實踐,已經為城市舊工業遺存活化提供了可複製的西安樣本,工業遺跡不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成為承載記憶的‘文化容器’;商業空間不僅是消費場所,更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精神紐帶——年輕人在咖啡香中觸摸工業歷史,親子家庭在草坪上享受自然,健身愛好者在鋼架廠房中釋放活力,夜歸人在24小時街區找到生活溫度。

西安市雁塔區:大使夫人在“慢時光”裏邂逅城市更新的“中國方案”_fororder_G

時光文化公園中水塔地標打卡點

  在參觀時光文化公園之後,關於時光的記憶讓薩摩亞駐華大使夫人克萊爾·喬治亞·馬裡納回味已久:“這裡在探討工業遺址與西安城市更新的理念讓我學習到很多,在薩摩亞,很多城市空間都沒有被利用起來,我們要做的不是讓這些空間變得遙不可及,而是普惠更多的人。”

  當大使夫人們乘車離開時,時光沙漏水塔依舊靜默,“讓生活在這裡發生”,不只是時光文化公園的理念,也是民心所向、惠民所指。這座老廠房的新生,不僅是西安的城市故事,更是中國以更新之力守護民生溫度、傳承文化根脈的生動詮釋。在“一帶一路”的版圖上,古都西安正以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城市有機更新的中國方案。(文/圖 龍欣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