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
2025-10-24 14:46:1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王菲

  踏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腳下的絲路遺址還留存著駝隊踏過的痕跡,千年駝鈴仿佛還在迴響——這裡曾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樞紐,如今則成為連接中外文明的文化坐標。10月23日,來自土庫曼斯坦、約旦、巴林、科摩羅、也門、薩摩亞、馬爾他、埃塞俄比亞、土耳其、比利時、摩洛哥、孟加拉國、烏茲別克斯坦等13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夫人,踏過絲路遺址,走進西安范燕燕絲綢藝術中心,在細膩絲織品與精美紋樣的環繞中,她們正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60

西安范燕燕絲綢藝術中心眾多絲綢産品

  以絲為契:范燕燕的絲路文化堅守與女性力量傳遞

       2013年,范燕燕毅然選擇紮根西安,這份堅定抉擇的背後,是她對東方美學的熾熱追尋,更是身為女性勇毅向上、不斷生長的堅韌力量。創業之路,荊棘叢生、困難重重,但她從未有過絲毫氣餒:“文化需要被尊重,而這份尊重,正源自載體的卓越品質。”正是這份對品質與文化的執著堅守,讓她的作品在第16屆全球婦女論壇上大放異彩,榮獲“阿爾忒彌斯女神獎”;如今,她依舊初心如磐,堅持原創,讓絲路文化的悠揚旋律,跨越山海,傳向更為廣闊的國際舞臺。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圖片61

敦煌風格絲綢文創

  “我將繼續用文化藝術和創意設計展現女性力量,更好地講述絲綢故事,傳播絲路文化。”此前在陜西省婦聯舉辦的“文化陜西巾幗力量”主題沙龍上,范燕燕曾這樣許下承諾。2022年,她榮獲陜西省“三八紅旗手”稱號;陜西省婦聯更是將“絲綢之路婦女之家”設在范燕燕絲綢藝術中心。這裡通過舉辦“絲路女性公益講堂”、開展各類培訓與展示交流活動,已然成為中外婦女心靈溝通的溫馨橋梁,更將婦女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文化交流、創業創新緊密聯結,奏響了一曲曲動人的時代樂章。像范燕燕這樣傑出的婦女,在陜西這片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土地上還有很多。一代代的婦女在陜西省婦聯的悉心關愛與支持下茁壯成長,汲取著奮進的力量;又在功成名就後,心懷感恩、反哺社會,以自己的方式傳遞著愛與希望。她們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各自的領域熠熠生輝,共同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強大力量,書寫著屬於新時代婦女的壯麗篇章。

  絲韻動人:駐華大使夫人沉醉絲路美學點讚女性賦能

  當駐華大使夫人們走進展館,眼前的絲綢製品令人目不暇接:從飄逸絲巾到雅致雨傘,從精巧耳飾到精美成衣,每一件作品都兼具精緻玲瓏的設計感與厚重的歷史底蘊,絢麗多彩的絲路文化被悄然編織其中,讓眾人深深沉醉。

  比利時駐華大使夫人潘黃河對這裡的絲綢格外感興趣,她在採訪中讚嘆:“中國以絲綢聞名於世,而這裡用傳統材料的方式太出色了——不僅融入了敦煌風格、長安風格等特色元素,還搭配美麗新穎的圖案與色彩尋求創新。更難得的是,每一件産品都承載著特定信息,傳遞著中國‘海納百川、相容並蓄’的文化內涵。”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圖片62

比利時駐華大使夫人潘黃河正在接受採訪

  在潘黃河看來,這種以絲綢藝術為核心的創新模式,不僅有效弘揚了傳統文化,更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陜西省婦聯為女性提供這樣的發展平臺,讓很多女性能經濟穩定,尤其在消除貧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談及對産品的喜愛,潘黃河笑著坦言,“這麼多眼花繚亂的絲綢産品,我都不知道該選哪個——因為每一件都想擁有。”

  科摩羅駐華大使夫人茶安輕輕撫摸著絲綢面料,感受著傳統工藝的細膩;也門駐華大使夫人比勒琪絲・朱巴裏身披絲綢,在展品前打卡留念;不少大使夫人還駐足挑選心儀的文創産品,將絲路美學的記憶帶回家……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圖片63

駐華大使夫人們正在挑選心儀的文創産品

  薪火相傳:絲路承載友誼續寫文明互鑒新篇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本就自帶“融會貫通”的氣質;而自“絲綢之路婦女之家”在范燕燕絲綢藝術中心掛牌以來,這裡更積極探索“商業+文化+公益”的發展路徑——不僅增進省內外、國內外女性間的理解與合作,更在帶動女性創新創業、服務女性發展方面發揮示範作用,為陜西婦女參與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與民間友好合作搭建了堅實平臺。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圖片64

科摩羅駐華大使夫人茶安正在撫摸絲綢

  參觀尾聲,大使夫人們在心儀的絲綢作品前合影留念。不少人表示,此次西安之行不僅感受到了中國絲綢藝術的深厚底蘊,更被“絲綢之路婦女之家”推動中外婦女交流的努力所打動。

駐華大使夫人以絲綢為媒開啟千年絲路美學對話_fororder_圖片65

也門駐華大使夫人比勒琪絲·朱巴裏身披絲綢打卡留念

  這場跨越千年的美學對話,以絲綢為載體,讓東方傳統與國際視野相遇——既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也為新時代中外文明互鑒、婦女友好交流寫下生動注腳。未來,隨著“絲綢之路婦女之家”等平臺的持續深耕,絲綢將繼續承載文化與友誼,在新時代絲路上綻放更多光彩。(文/圖 龍欣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