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西安落幕。
本屆藝術節以“絲路同心 藝術同行”為主題,會聚了84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余位藝術家,奉獻60余場演出與30余場活動,吸引超8萬名觀眾走進劇場、美術館與景區等,線上傳播觸達超一億人次,彰顯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民心靈相通的文化橋梁”的獨特價值。
本屆藝術節各板塊亮點紛呈、特色鮮明。“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吸引了79個國家和地區的470余件美術作品參展,通過繪畫、雕塑、攝影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豐富的藝術創作成果與前沿理念。國際文化交流板塊舉辦“美美與共·絲路芳華”中國—中亞藝術家作品聯展暨文化交流沙龍,邀請哈薩克斯坦、老撾、美國等國家的藝術團來陜開展文化交流演出,展開跨越語言與地域的文明對話。舞臺藝術展演板塊,國內外名家名團匯聚,藝術門類齊全,“絲路薈聚”“中國力量”“在地文化”三大主題34台劇目的精彩演繹,實現了“世界經典+中國精品+陜西特色”的融合。
本屆藝術節的舞臺還延伸至寶雞、榆林等地,通過發放文旅惠民專屬補貼和觀摩票、舉辦公益演出等方式降低觀賞門檻,讓更多高品質文藝作品惠及廣大群眾。
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創立以來,累計吸引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舉辦文化藝術活動700余場,9100余位藝術家登臺獻藝。陜西將進一步創新活動形式、深化惠民舉措、擴大國際交往,為推動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以及陜西文化強省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陜西日報記者 柏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