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守護生命健康
2025-11-17 09:59:1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王菲

秋日的西藏阿裏地區(資料照片)。

  曾經的西藏阿裏,沒有三級醫院,沒有中心血站,甚至沒有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當首批陜西援藏醫務工作者踏上這片土地,這一切開始改變——

  如今,阿裏有了規範的手術室,有了與陜西10家三甲醫院遠程會診的先進診療系統,有了急救中心、中心血庫,實現了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760種常見疾病及重大疾病不出阿裏就能治療的目標……

  這一切的改變,凝結著一批批陜西援藏醫務工作者的艱苦付出,凝結著陜西人民對藏區群眾的深情牽掛。

  2015年以來,陜西累計投入經費超過2.3億元、選派醫療人員700余名,支援西藏持續加強醫療基礎設施、人才隊伍、服務能力等建設,讓優質醫療紮根雪域高原,在“生命禁區”寫下真摯動人的壯麗詩篇。

  一切為了藏區群眾

  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之際,陜西省第十一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奔赴阿裏,攜精湛技術與先進理念,續寫守護高原群眾健康的篇章。

  自2015年“組團式”援藏啟動,陜西便建立精準支援機制:優選全省綜合實力、學科排名靠前的13家三甲醫院,“結對包建”阿裏地區人民醫院12個科室,助力打造重點與特色專科;由寶雞市、漢中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分別“組團式”支援改則縣人民醫院和普蘭縣人民醫院,形成“以院包科”“以市包縣”的幫扶格局。

  “徐醫生,謝謝您!您是我們全家的恩人!”11月2日,一位藏族婦女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動情地對醫生説。

  時間倒回兩個月前。“徐醫生,您快來醫院看看,有位孕婦的情況很緊急!”9月的一天傍晚,陜西援藏醫療隊隊員、普蘭縣人民醫院婦産科副主任醫師徐鬱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電話那頭傳來醫院值班人員的緊急催促。

  原來,醫院急診部剛剛接診了一位待産孕婦。孕婦多年前接受過剖宮産,屬於瘢痕子宮,且胎位異常,子宮很薄、隨時會破裂。

  “考慮孕婦子宮破裂概率大,我們決定以臀位牽引術的方式接生。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剖宮産手術。”徐鬱回憶,經過1小時42分的手術,母子平安。

  普蘭縣人民醫院院長、陜西省“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平虎介紹,這是該院首例瘢痕子宮合併胎位異常手術。

  這樣的緊急救治,只是陜西援藏醫療人員工作的縮影。

  多年來,隊員們將個人擔當與阿裏發展緊密相連,以紮實技術挽救生命,獲得藏區幹部群眾一致好評。平虎表示,目前在院的援藏醫療隊已推動普蘭縣人民醫院完成錐顱血腫引流術、開顱手術等19項新技術審批與開展,還建成婦産科、骨科2個院級重點學科,為阿裏醫療水準提升持續注入“陜西力量”。

  留下一支醫療“鐵軍”

  阿裏地區地處西藏西部,平均海拔超4500米,靜息狀態下人體心臟壓力相當於在平原負重30公斤, 惡劣環境導致當地心血管疾病高發。

  7月18日23時許,阿裏地區人民醫院上演緊急救援:一名83歲藏族老人突發心梗送醫。

  尚未完全適應高原缺氧的陜西省“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主刀醫生寇惠娟當即穿上15公斤重的鉛衣,帶領兩名當地結對幫扶醫生衝進手術室。在她的指導下,團隊歷經兩個多小時成功為老人病變血管植入兩枚支架,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寇惠娟帶著結對的兩名醫生開展了30余臺心臟介入手術。

  “心梗病人的時間就是生命。過去,這類心梗疾病的危重患者大多需要冒險轉運到1400多公里外的拉薩,途中風險極高。”陜西省“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阿裏地區人民醫院院長張小剛告訴記者,“現在,在援藏醫療人員的傾力幫扶下,不僅優化了救治流程,還開始創建阿裏地區第一個心臟康復中心,把核心技術留在當地。”

  截至目前,陜西援藏醫生已與當地醫護人員結成幫扶小組496人(次),打包移植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259項,攻克難題215項,為阿裏地區留下了一支醫療“鐵軍”。

  民之所望援之所向

  幫助受援醫院加強職能科室建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473項,設計改造急診室、手術室和病房206間,開通120急救電話……陜西援藏醫療隊將藏區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一一著力解決。

  在阿裏地區巴噶鄉衛生院,有一間急診室與眾不同:室內有一台電腦,病床前還懸挂著高清攝像頭。

  “這是我們這裡遠近聞名的遠程醫療設備。”9月23日,衛生院主治醫師次仁吉宗告訴記者,“別小看這個攝像頭,我們將它對準病人時,西安的醫生就能清楚地看到病人的狀況,進行遠程診斷。我們還可以通過攝像頭向醫生展示病人的各項化驗單。”

  陜西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隊隊員、阿裏地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房魯光介紹:“這間特別的急診室由陜西省衛生健康委指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負責實施,讓遠在阿裏地區的群眾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陜西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

  阿裏地區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看病很不方便。根據這一現實情況,陜西投入3000余萬元為當地打造“智慧醫療”系統,逐步建成連接陜西與阿裏,貫通地區、縣、鄉三級信息化平臺,讓優質醫療資源跨越雪山戈壁,來到高原地區群眾家門口。

  援建世界海拔最高的血站——阿裏地區中心血站;

  為阿裏地區開通微信預約掛號服務;

  ……

  陜西援藏醫療隊創造了阿裏地區醫療衛生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助推阿裏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結構性轉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陜西仍有81名醫療人才支援阿裏地區人民醫院和7個縣人民醫院,幫助當地培養醫生、健全各項制度、推進現代化醫院建設,守護高原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陜西日報記者 郭詩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