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西安):“鋼鐵駝隊”提速增效馳新程
2025-11-18 09:34:1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高崗責編:王菲

繁忙的西安國際港站。這裡平均每90分鐘就有1列中歐班列(西安)發出或抵達(資料照片)。 群眾新聞網記者 蒲茜攝

  11月14日清晨,在西安國際港站,一列滿載電池組件的中歐班列(西安)緩緩啟程,駛向德國。這裡是中國內陸對外開放的繁忙樞紐,平均每90分鐘就有1列班列發出或抵達。

  自2013年11月28日首趟西安至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行以來,截至今年10月底,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31453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標連續7年居全國前列。這支新時代的“鋼鐵駝隊”憑藉更密集的班列、更高效的運營、更深入的融合,帶動陜西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讓流動的陜西活力迸發。

  更密集——

  跨裏海中歐班列強勁增長

  11月12日一大早,阿塞拜疆166國際物流和貨運公司中國區負責人薩爾汗·庫班裏就忙著給海外客戶發郵件,為他們預訂艙位。

  “去年,我在西安開設了中國分公司,不到一年就完成了1000個標準集裝箱的貨運量,把中國製造的汽車、工業機械和日用品通過中歐班列運往阿塞拜疆。”薩爾汗·庫班裏説。

  “中歐班列(西安)的開行量多年位居中國第一,這是我最看重的。”薩爾汗·庫班裏表示,西安港能將來自各地的商品高效匯集在這裡,再通過跨裏海中歐班列運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大幅降低了跨境物流的運輸成本。

  他算了一筆賬:“走海運,中國貨物運抵阿塞拜疆通常需兩三個月;通過中歐班列(西安),只需20天左右。和空運比,中歐班列(西安)價格低、運量大;和海運比,更省時。”

  越織越密的“通道網”架起亞歐經貿往來的“黃金橋”,而“陸海內外聯動”模式正是中歐班列提升國際貿易效率的關鍵。

  西安港與青島、寧波等沿海港口合作,開通6條鐵海聯運班列,實現貨物“一站式”轉運至內陸樞紐,並通過18條國際幹線輻射歐亞。截至目前,中歐班列(西安)累計發送貨值超5400億元。

  近兩年,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數量不斷增加,運輸時間由原來的15天至23天縮短至11天左右。截至今年10月,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開行跨裏海班列超400列。

  “今年以來,西安港多次刷新該站中歐班列日裝車紀錄,單日裝車最高達1530車。3月29日,西安港開行中歐班列28列,創單日開行中歐班列最高紀錄。”西安鐵路局西安鐵路物流中心國際港營業室值班主任劉順利説。

  更高效——

  數據聯通讓“下單”更方便

  發貨量屢創新高的同時,中歐班列(西安)的發貨效率不斷提升。這樣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快遞”,又是如何“下單”的?

  11月13日,在西安浐灞國際港的北京欣賽福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鐵路貨運操作員李潔在電腦上為客戶預訂中歐班列艙位。

  “在中歐班列長安號綜合服務平臺,我們能看到各趟班列的出發地、目的地、發車日期和艙位預訂情況,可根據客戶需要選擇班列,點擊一下滑鼠就能‘下單’。”李潔指著螢幕上的班列信息説。

  目前,該平臺運營西安至歐洲、中亞以及跨裏海、黑海等中歐班列線路,與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國家鐵路部門數據互聯互通,3年來累計運量超過160萬集裝箱。

  數字化聯通為發展賦能,也為客戶減負。

  “在平臺錄入裝箱清單等單證,就可生成國際鐵路聯運單等材料。這些信息同步傳到哈國鐵進行預審,貨物到達口岸後的等待時間將大幅減少。”西安普菲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想説,“以前口岸換裝要3至4天,現在只要3小時就能完成。這讓班列運行效率提高30%、企業綜合成本下降15%。”

  除在線訂艙、報關等“貼心”功能外,平臺還推出“在線融資”功能。4年來,平臺聯合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超187億元的資金支持,還特別推出“運單融資”服務,使中歐班列客戶資金週轉更便捷,為企業“出海”添底氣。

  同時,“綜保+班列”疊加效益加速顯現,吸引越來越多東部和中部的汽車、鞋帽、車用液晶顯示模組、無線路由器等貨物到西安集結。

  “通過‘區港聯動’這一監管舉措,企業可一站式辦齊海關和鐵路手續、入區退稅手續,出口通關時間從96分鐘減至48分鐘,每個標箱能為企業節省成本約1400元。當前,海關、鐵路數據實現互聯互通。企業通過手機就能完成預約查驗、過境落箱、人工放行和放行補發等小散環節業務辦理,通關效率大幅提升。”西安車站海關關長王麗英説。

  更深入——

  中歐班列(西安)經濟圈正崛起

  “來,嘗嘗剛出鍋的油潑面。”11月13日,位於西安浐灞國際港的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內人頭攢動。一家攤位前,掌勺師傅麻利地給面碗裏放蒜末、辣椒、小蔥。熱油一潑,香味四溢。

  製作油潑面的麵粉是愛菊集團通過中歐班列(西安)從哈薩克斯坦運回來的。近年來,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開展“訂單農業”,建設了糧油加工基地。

  “今年,我們在北哈州運營了麵粉成品、掛麵、飼料等多個加工廠。海外工廠的産量提升了100多萬噸,回程的運量也增加了三成。”愛菊集團黨委書記劉東萌説,“我們把當地的原材料直接製作成麵粉、麵條等,發運至國內,讓西安人在家門口就能嘗到‘中亞味道’。”

  馳騁在亞歐大陸的“鋼鐵駝隊”,讓陜西與各國的合作更深入。

  ——6月10日,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碼頭建成投用,實現中國—哈薩克斯坦“樞紐對樞紐”物流運輸通道升級,進一步提升了阿拉木圖與西安鐵路物流運輸時效及場站集散分撥能力。

  ——今年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期間,陜西舉辦中歐班列(西安)相關推介及合作論壇,與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達成統一數據標準、規範數據採集、制定利用規則的共識,實現貨物運輸跨境數據互聯互通。

  ——西安浐灞國際港先後與俄羅斯集裝箱運輸公司和德鐵集團全球貨運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有力提升了境外貨物的集結、分撥能力。

  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中歐班列促進陜西與多國經貿合作規模屢創新高,國際協作密切高效。同時,依託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西安浐灞國際港持續深化港産港貿融合發展,已聚集大宗批發、跨境電商企業4000家,帶動大宗商品貿易額突破3000億元,並引入中國康佳、德國克諾爾等産業龍頭企業,區域500強及子公司達到98家,全力打造産貿聚集協同、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在國內外合作夥伴的緊密協作下,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正加快構築。隨著空運、海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方式有機銜接,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一幅蓬勃發展的中歐班列經濟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陜西日報記者 肖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