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鑲金獸首瑪瑙杯
昂首挺立的將軍俑威風凜凜,彰顯出高級將領的尊貴身份;神情各異的百戲俑惟妙惟肖,生動展示秦代百戲的風采……11月11日,《國寶時刻·高級軍吏俑與百戲俑》播出,神奇的陶俑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領略大秦帝國的風采。
10月28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指導的《國寶時刻》文物超高清影像記錄工程首批50部作品發佈。耳目一新的形式讓觀眾“走入”歷史現場,在熒幕上感受華夏文明的魅力。
科技賦能 纖毫畢現
“首批發佈的50部作品涵蓋青銅、玉器、陶瓷、書畫等多種類型,以每集5分鐘的精煉體量,借助4K超高清技術、三維建模與AI技術攝製,為觀眾帶來全新視覺體驗,纖毫畢現地還原文物細節。”陜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
每集5分鐘的時長,精準貼合觀眾快節奏的信息接收習慣,巧妙利用碎片時間播撒文化的種子。這一形式讓創作團隊捨棄冗長的背景鋪陳,直接展現文物最核心的歷史價值。
這種短小精悍的形態,使厚重的文物敘事轉化為可隨時隨地被喚醒的文化記憶。當國寶故事能夠在地鐵通勤時、午間小憩中被更多人所知,文化傳承就從博物館的莊嚴展廳,悄然融入現代生活的日常脈絡。
拍攝方面,《國寶時刻》使用前沿影像技術,突破了傳統紀錄片的拍攝邊界,讓4K超高清技術成為一種全新的“考古工具”,帶領觀眾進入肉眼無法觸及的微觀世界。
技術在《國寶時刻》中扮演的角色遠不止于記錄。當鏡頭流連于鑲金獸首瑪瑙杯,異域風情的造型細節撲面而來;當畫面聚焦于八曲葵花形螺鈿銅鏡,精密鑲嵌的貝殼清晰可辨。這種視覺的衝擊力與超常的清晰度,讓文物突破了靜態展陳的局限,化身為一部部可被“觸摸”的匠心“史詩”。
此外,《國寶時刻》邀請金聲獎得主傾情獻聲,配合精心設計的音效系統,共同構建出一個沉浸式的視聽空間,搭建起一座通往古代文明的橋梁。
三秦瑰寶 見證歷史
陜西省共有8件(組)文物入選《國寶時刻》精品創作名單,數量居於前列,僅次於北京的12件。這批文物分別是高級軍吏俑與百戲俑(一組)、銅車馬、人面網紋彩陶盆、何尊、鑲金獸首瑪瑙杯、三彩駱駝載樂俑、法門寺地宮出土系列茶器和八曲葵花形螺鈿銅鏡。
秦陵一號、二號銅車馬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形最大、結構最複雜、係駕關係最完整的青銅車馬,是考古所見的最大的組合型青銅器,被譽為“青銅之冠”。
高級軍吏俑是秦代陶器文物,又被稱為“將軍俑”,為研究秦代軍事管理制度提供了實物資料。
百戲俑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俑有的直立,有的呈半跪狀,許多造型是秦陵考古中首次見到的。
人面網紋彩陶盆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館。它不但保存完整,而且圖案形象逼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何尊收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貴族“何”鑄造的一件青銅禮器。其造型獨特、大氣典雅,刻有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裏的“中國”,是“中國”第一次作為一個片語出現。
鑲金獸首瑪瑙杯和三彩駱駝載樂俑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鑲金獸首瑪瑙杯杯體為角狀獸首形,獸雙角為杯柄,嘴部鑲金帽。“瑪瑙杯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已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陜西歷史博物館講解員賈煦晨説。
三彩駱駝載樂俑表現了駝背上的“樂團”。整件作品人物形象生動鮮活,為研究唐代的音樂、歌舞以及中西方交流提供了重要資料。
法門寺地宮出土系列茶器包括鎏金摩羯魚三足銀鹽臺、鎏金飛鴻紋銀則等宮廷茶具。這些茶具是皇室專用器具,為研究唐代茶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八曲葵花形螺鈿銅鏡收藏于陜西考古博物館。鏡子的輪廓由8條微曲的圓弧連接而成,形似一朵正在盛開的葵花。該銅鏡生動展現了我國古代螺鈿工藝。
多元渠道 融合傳播
《國寶時刻》首批50部作品已于2025年11月1日起在全國省級衛視及所屬新媒體客戶端賬號矩陣,“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央視頻、中國視聽、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網絡視聽平臺播出,形成了“大小屏聯動、全終端覆蓋”的立體化傳播網絡。
這種全方位的播出佈局,讓文化遺産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無論是家庭客廳中的集體觀看,還是個人移動終端上的自主點閱,節目打破了博物館的圍墻,使珍貴的國寶被更多人了解。這種轉變不僅拓寬了文化惠民的邊界,還讓每一位普通觀眾都能與千年文明進行對話,實現了文化成果的全民共享。
《國寶時刻》的推出,正是當前博物館數字化浪潮中的一個生動縮影。縱觀近年文博領域的發展,從實體展陳到雲端展示,從單向講解到互動體驗,文物與公眾的交流方式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文物的永恒價值,不僅在於精美的形態,還在於其中蘊含的文化密碼能夠被後世解讀和傳承。當超高清畫面將古代工匠的巧思展露無遺,當環繞音效讓歷史場景在耳邊重現,技術便超越了工具屬性,成為激活傳統文化生命力的創新引擎。 (陜西日報記者 趙茁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