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
2025-11-27 21:50: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明玲責編:高崗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如今正以“內暢外聯”的開放姿態,成為世界觀察中國高品質發展的生動窗口。11月25日至27日,“在西安看中國:內暢外聯——外籍專家西安調研行”活動在陜西西安舉行。來自澳大利亞、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9位外籍專家,從空中絲路、陸上絲路、人文絲路等維度,見證西安在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中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0

外籍專家參觀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臨空經濟展示中心

  空中絲路:臨空經濟聯通全球

  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外籍專家們走進臨空經濟展示中心、陜西星空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及國睿一諾藥物安全評價研究有限公司,實地感受“空中絲綢之路”的樞紐功能與産業動能。

  “10年前我來過西安,如今機場T5航站樓和周邊規劃令人驚嘆,這是開放帶來的發展機遇!”約旦塔拉勒・阿布各扎拉全球集團亞太總裁、國際中心主任韓達感慨道。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已開通93條國際航線,通達全球43個國家,初步形成“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航線網絡。2025年1—10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際貨郵運量同比增長123%,創歷史新高。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1

外籍專家走進國睿一諾實驗室

  在西北首家獲得OECD GLP認證的藥物安全評價機構——國睿一諾,來自德國的中國歐盟商會高級商務經理、醫療器械領域商務專家米福讚嘆:“這裡的設備精度與流程規範展現了西安生物醫藥産業的高標準。”作為鏈主企業,國睿一諾帶動形成生物醫藥全産業鏈,成為連接中國與全球醫藥市場的“綠色通道”。

  陜西星空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參觀,則從現代商貿層面展現了文明互鑒的當代實踐。在其1.5萬平方米的高標准保稅倉內,集聚著美瞳、奶粉、母嬰、保健品、美粧等1.05萬類SKU産品,通過高效的WMS(倉儲管理系統)與OMS(訂單管理系統)集成應用,實現了日處理超3萬單的運營能力。“中國是一個大市場,我希望能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阿拉伯國家的産品,並被更多中國消費者熟知與喜愛。”韓達説。

  這種通過跨境電商實現的“買全球、賣全球”,不僅是貿易的聯通,更是文化、生活方式與消費觀念的相互影響與理解,為“民心相通”注入了新時代的內涵。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2

外籍專家參觀陜西星空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保稅倉

  陸上絲路:中歐班列馳騁亞歐

  昔日駝鈴悠揚,今朝班列轟鳴。西安憑藉中歐班列這支現代化的“鋼鐵駝隊”,成功實現了從內陸腹地向向西開放前沿的深刻轉型。

  在浐灞國際港,外籍專家們走訪了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集裝箱作業區車流不息,正面吊起落有序,這支“鋼鐵駝隊”正以日均十余列的頻次,連接亞歐18條國際幹線。

  “西安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前沿,中歐班列是關鍵支撐。”來自澳大利亞的“一帶一路”BRICAP顧問委員會委員,CGTN《今日世界》首席新聞評論員杜甫溫表示。今年1月至10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5063自然列。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3

外籍專家參觀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

  作為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果,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僅用77天建成投用,與阿拉木圖的西安碼頭形成“樞紐對樞紐”格局。北京語言大學意大利語副教授、牛津大學博士亞歷山德羅·扎馬塔羅指出:“這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讓歐亞貿易實現雙向暢通。”如今,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等“中國製造”由此快速進入中亞市場,而中亞的糧食、礦産也源源不斷進入中國,推動雙邊貿易提質增效。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4

繁忙的集裝箱起吊作業

  文化絲路:文明互鑒民心相通

  古絲綢之路,跨越千年、綿亙萬里,其璀璨遺澤不僅是往來的貨物,更是溝通的文明、相連的人心。昔日,駝鈴商隊載著絲綢、瓷器和典籍,在東西方之間播下了友誼與理解的種子;今天,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愈發成為連接各國人民的堅實橋梁,為深化合作構築著深厚的社會與民意根基。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5

外籍專家參觀長安雲·西安城市規劃館

  在長安雲·西安城市規劃館,外籍專家們從宏大的城市敘事中,讀懂了西安將千年文脈融入現代發展的“文明邏輯”。從長安城的歷史變遷到西安的大遺址保護,從新舊照片所展示的城市更新到西安的現代産業發展,外籍專家深刻感受到營城智慧和文化力量。規劃館如同一枚精密的晶片,既儲存著千年古都的歷史基因,也計算著國際化大都市的未來藍圖,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城市基於自身文明邏輯的構建智慧。

  “它並未在突進的現代化進程中丟失靈魂,而是將源自周秦漢唐的那份莊重與秩序,完美復刻進了現代城市的骨骼之中。”來自委內瑞拉的南開大學西班牙語專家、中國文化傳播專家吳瑞龍看到了西安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文明連續性的“定力”。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6

外籍專家參觀西安千古情景區

  外籍專家們走進西安千古情景區,觀看以華裔少女尋根為主線的大型演出《西安千古情》。黃河之水傾瀉而下,張騫旌節穿越時空,兵馬俑破土而出……七千年文明在科技與藝術交融中“活”了起來。

  而當外籍專家步入以唐代市井生活為藍本打造的沉浸式空間,朱紅廊柱間燈籠高懸,墻面上鐫刻詩句與光影交織,身著唐裝的工作人員往來穿梭,瞬間復原了“東風夜放花千樹”的盛景。在大唐不夜城與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這場穿越千年的沉浸式體驗,讓抽象的盛唐文化變得可感可及,生動展現了西安通過場景再造、科技賦能,讓傳統文化不僅“走出來”、更“活起來”的創新實踐。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7

外籍專家參觀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

  “這種讓文化‘活化’的經驗,值得帶回我的國家。”吳瑞龍表示。近年來,西安以《西安千古情》、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等為載體,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打造“跟著演出去旅行”的文旅新模式。

  與此同時,2025年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遊專列從西安首發,哈薩克斯坦“中國旅遊年”系列活動相繼開展,人文交流與貨物貿易並進,讓絲路友誼歷久彌新。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8

外籍專家體驗操作無人機

  科技賦能:創新生態連結全球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西鹹新區既是科技創新的熱土,也是國際人才創新創業的沃土。

  在無人機實訓基地,外籍專家親眼見證無人機騰空而起,並在8000平方米實操場地與45平方公里專屬空域中,深入了解植保、測繪、應急救援等六大應用場景的定制化培訓體系。亞歷山德羅·扎馬塔羅激動地表示:“這裡的技術非常有魅力,不同的槳葉、電池和中心板組成了多樣功能的無人機。”米福也指出,中國在無人機應用及培訓領域擁有領先理念和完整生態鏈,歐洲可在消防、農業等方面與中國展開交流。

  而在西安數字內容産業研究院,外籍專家戴上AR眼鏡與虛擬物品互動,體驗XR虛擬全景的魅力。該研究院整合XR內容創作、産學研教育、公共技術服務等七大板塊,構建起覆蓋技術研發、人才培養、項目孵化的完整生態。米福看到VR技術出海的另一種可能:“醫療器械行業産品繁多,學生若通過VR眼鏡進行培訓,可大幅提升效率。我期待後續合作。”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9

外籍專家戴上AR眼鏡與螢幕互動

  在西鹹新區舉辦的“科技企業出海”外籍專家研討會上,西鹹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局副局長韓萍分享了新區從秦漢都城到現代“硬科技”新區的變遷,強調其致力於為國際人才創造開放、支持性環境。來自巴基斯坦的創業者阿裏也分享了在西鹹新區工作、生活的故事,為外籍專家打開觀察西安營商環境的新窗口。

  杜甫溫在主題發言中建議,企業應著重考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並將産品融入當地市場。“越融入,産品越容易被銷售。”扎馬塔羅則期待在“科技出海”“人才互通”“文化互鑒”等方面與西安形成實質性成果。

在西安看中國:外籍專家讀懂“陸空聯動 古今交融”開放新敘事_fororder_wps_doc_10

“科技企業出海”外籍專家研討會

  從數字內容産業的跨文化表達,到無人機技術的國際化培訓,再到外籍創業者的紮根發展;從臨空經濟到中歐班列,從文物活化到人文往來,西安以制度型開放為引領,構建起“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外籍專家們一致認為,西安的實踐不僅印證了中國“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決心,更展現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共贏成果。

  正如杜甫溫所言:“西安是‘一帶一路’的核心樞紐,也是科技創新的前沿。希望這裡的發展經驗能與世界分享。”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安正以更從容的姿態,與世界攜手書寫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