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我對足改很感興趣 足球對中國未來非常重要
馬雲
“我關注足球不是關注足球本身,而是關注我們國家的競技能力,關注我們國家的青年人是否能組建團隊,是不是敢於對抗。而這項工作要從小學開始。”昨天上午,在三亞馬雲公益基金會“重回課堂”活動上,一位西部小學校長舉著足球請馬雲對中國足球發表看法,他如是説。
“我不懂足球,對足球本身興趣也不大,但我唯一感興趣的是中國這麼大,竟然連世界盃都沒機會進去。我對改革足球很感興趣!”馬雲説:“足球給中國未來帶來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他認為,中國足球反映出中國在團隊項目、對抗競技項目上的落後。“足球場上11個人踢得要像1個人一樣,而我們現在更像110個人的樣子。還有球員害怕對抗,個人技術真的不差,但不敢在對抗過程中找到球路。這個技巧是中國文化的問題。”
馬雲説,我們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們不懂得如何進行團隊合作。
中國年輕人的團隊合作最糟糕,他們沒學過,不是他們不會團隊合作。團隊怎麼出來?打籃球的時候,這哥們從來不傳球給別人,就自己扔,沒有人跟你玩的時候,他就懂得,不配合沒有人跟他玩。
馬雲説,上體育課本來是孩子最好的團隊建設,但現在學校很多體育課表現出來的是對運動的不熱愛。“如果不會運動,這個民族不可能健康,如果沒有運動,身體不可能健康,心理不可能健康。”
他説,中國的運動,基本上單個運動都非常好,乒乓球、羽毛球,一對一特牛。但我們缺乏衝突,運動很多是競爭性的衝突,運動是在衝撞中處理問題,在衝突中把握。
馬雲認為,中國足球不是找不到11個人,而是沒辦法將其粘成1個人。“我自己覺得中國足球進步取決於中國團隊文化、競技文化。我們國家和民族從現在要重視團隊、重視競爭力、重視規則。”
會場提問的老師馬安武是甘肅蘭州市榆中縣中連川小學校長,也是這個山區小學足球隊的教練。作為首屆“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之一,他大聲介紹著自己開展校園足球的成績:“我們全校105個孩子,校園足球隊成立3年來,已經向廣州恒大皇馬足球學校、四川成都足協以及蘭州本地高中輸送了17名足球苗子,有6個學生先後前往英國阿森納俱樂部參加集訓。”
對話結束後,馬雲認真地在馬安武校長帶來的足球上簽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