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力:姚明方案有點"書生氣" 改革阻力來自總局
據財經新聞網消息,中國籃協在4月20日的一份回應中肯定了中職聯對中國籃球深化改革的熱情,並表示:溝通的大門將永遠敞開。但中國籃協同時表示,中職聯的兩點訴求與中國籃協即將推進實施的CBA聯賽管辦分離方案不完全一致。
4月19日下午,姚明所代表的中職聯公司與中國籃協的第二次談判陷入僵局。由18家籃球俱樂部發起組建的中職聯公司重申了此前的兩點訴求,即中職聯整體加入CBA公司、CBA公司授予中職聯商務權,籃協代表此次態度明確地表示:均不予接受。
按照目前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CBA聯賽管辦分離方案,中國籃協和參賽俱樂部均以獨立身份加入CBA公司,中國籃協為CBA公司大股東,佔30%股份,70%的股權由CBA的20傢俱樂部平分。
而中職聯公司提出,由18傢俱樂部共同籌資成立的中職聯公司作為單一股東加入CBA公司,佔63%的股份,成為CBA公司的大股東。但由於浙江稠州銀行俱樂部和山西汾酒俱樂部的缺席,增加了中職聯方案的不確定性。
中國籃協認為,中職聯的這種做法,不僅與聯賽改革方案形成衝突,也剝奪了每傢俱樂部作為獨立股東在CBA公司發表意見和主張的權利,這是中國籃協未能採納中職聯主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依照被批准的CBA聯賽管辦分離方案,中國籃協將把CBA聯賽商務權授予即將成立的CBA公司。對於中職聯公司主張商務權的第二點訴求,中國籃協回應稱:只要對CBA聯賽發展有利,並且不影響聯賽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中國籃協不會設置任何障礙。但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擬參與商談機構的範圍不應當局限于中職聯一家。中國籃協同意,待CBA公司成立後,由CBA公司與中職聯就CBA公司功能互補、聯賽商務權利等事宜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商談。
CBA聯賽辦公室主任張雄對財新記者回復稱,目前尚不方便接受採訪。
中職聯方面人士4月20日對財新記者回應稱,鋻於籃協所表達的意見,雙方已失去繼續溝通的基礎。4月19日的溝通結束之後,雙方沒有再商議下次溝通的時間。
“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了。哪怕是退半步,就是跟原來一模一樣。”在4月20日的媒體見面會上,中職聯籃球俱樂部(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明表示。他認為按照目前籃協的方案,只是把原有的運作模式包裝成一個公司,實際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外墻裝修了一下,走近一看房屋結構沒有任何的變化。”
體育藍皮書顧問、樂視體育副董事長馬國力認為籃球真正的改革阻力來自體育總局。“籃管中心是想把聯賽做成真正職業化的公司來運營,也承受著來自俱樂部的壓力。而體育總局作為直管部門,卻沒有想好中國體育市場化應該怎麼改 。籃管中心把方案遞上去後,就等著體育總局一句話。”
馬國力對財新記者透露,CBA聯賽委員會在2014年就通過了成立CBA聯賽公司的方案,籃管中心將方案報到體育總局時,足球的改革已經開始了,體育總局表示要等待足球改革實施的效果再定。
因為遲遲等不到“自上而下”的聯賽公司成立,中職聯公司才在去年著手籌備。之所以很著急,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籃協授權盈方中國進行聯賽商務開發的合同將在2017年5月底到期,姚明希望能牽頭成立一個以俱樂部為主體的公司來爭取商務權。
“中職聯公司的成立本是被逼無奈,如果2014年的聯賽公司方案當時被批准,也不會有後來的故事。”馬國力4月21日對財新記者分析認為,現在籃協牽頭的CBA聯賽公司準備成立,中職籃公司的目的實際已經達到,籃協成立的公司同樣能代表俱樂部的利益。“雙方都應該不忘初衷,目的是聯賽要公司化運營。”馬國力説。
在馬國力看來,中職聯的方案“有點兒書生氣”。“參照NBA(美國籃球職業聯賽)從道理上來説沒有錯,但NBA建立在完全市場化的社會基礎上。而中國聯賽不是百分之百的市場行為, 改革啟動階段國家的力量不可忽視,籃球運動需要主管部門長遠考慮資源配置,這些單靠中職聯公司是做不到的。”馬國力認為。
目前,中國籃協正在抓緊進行CBA公司成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將在4月27日召開的CBA聯賽委員會暨投資人會議上,公佈並介紹“CBA聯賽管辦分離改革分兩步走方案”,宣佈成立CBA公司籌備組,公佈CBA公司成立的時間表。
“體育的市場化改革不能意氣用事,要有可操作性,否則就是空談誤事。窗口期只有不到半年,儘快邁開管辦分離第一步是當務之急。妥協是最高的談判境界。”馬國力對財新記者稱。